回府的路上,李照紧紧牵着顾玖的手。
等到了院子里,李照又一把抱起顾玖,关上房门,眼神亮晶晶道:“我们也要一个孩子,可好?”
李承熙脸上的得意实在太让他羡慕了。
他也想成为一个父亲,一个让孩子喜欢、让孩子骄傲的父亲。
李照看向顾玖平坦的小腹,又看向顾玖的眼睛,“你生下的孩子,一定很可爱。”
到那时,他一定会好好爱护孩子,不会让孩子承受如他这般的痛苦,他会竭尽全力,让孩子平安喜乐一生。
顾玖抬起下巴,“那是当然。”
“那你答应了?”李照惊喜道。
顾玖假装犹豫,最后摇摇头,“勉勉强强吧。”
李照点了一下顾玖的鼻尖,“那多谢夫人勉强接受我了。”
顾玖知道李照的心病,忙环住他的脖颈,“好啦,不勉强,你很好,真的。”所以无须在意过去。
*
过了春节,来到二月。
“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我打算给庵堂送一些食物。”顾玖在纤云阁,和长公主说起这个月送往庵堂的东西。
“甚好,”长公主对顾玖做事没有不放心的,“现在夫人们对这事儿都可上心了,要不是这几天要给昌国公夫人和黎国公夫人帮忙,她们肯定跟你一起去。”
刘启芳赶在过年前嫁进了昌国公府,李嘉宜和黎国公嫡四子的婚事在即,两位夫人在纤云阁的人缘都非常好,所以大家相约今天去两家看看。
“没事,我自己去也一样。”顾玖对于去庵堂已经熟门熟路,有没有人陪不重要。
为了早点去昌国公府那边看看,顾玖赶早出发。
去到庵堂时差不多正午。
“我看今天的人有点多,”顾玖与师太站在庵堂的走廊,从虚掩的门缝里看了一眼分发食物的院子内景。
师太神色有点担忧,“最近来庵堂找活儿的女人变多了,许多还带着孩子,还有老人也有。听说是附近有个村子,野猪和狼在夜里下山进村了,没有一户人家好好的。”
顾玖的确看到了不少衣衫褴褛的老人和孩子,“既然如此,我明天让人再送点旧衣服过来。”
“贫僧替他们多谢夫人。”师太双手合十,朝顾玖鞠躬。
顾玖忙扶起师太的手肘,“师太不必如此,只是,务必要让她们知道,只有好好干活,才能有食物和衣服。”
“贫僧知道,夫人不必担心。”
顾玖在庵堂待了好一会儿,仔细问过过去一个月的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
她婉拒师太的留饭,“师太不必客气,我还有点事,就先回去了,下个月再来。”
师太不再多言,送顾玖到庵堂的门口,指着不远处笑道:“夫人与伯爷的感情真好,红尘俗世亦有情啊。”
顾玖顺着师太指向的方向一看,果然,树下的人正是李照。
顾玖莞尔一笑,“师太保重,我先回去了。”
“夫人也保重。”师太摆摆手,目送顾玖走远。
顾玖心里的欢喜像是溢出来,哒哒跑到李照跟前,“你怎么来了?”
“顺道来接你回去。”李照也不多说,牵起顾玖的手,往马车里带。
“我怎么不知道南边的兵营和西边的静慈庵竟顺路。”顾玖一脚踩上马车,不忘回头戳穿李照。
李照跟着钻进去,“拐上一个弯就顺了。”
此时,庵堂外,师太正欲转身回去,不经意间看到这几天常来的一个老妇人。
“英婆婆,您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师太说着要帮老妪把背上的柴放下来。
老妇人摆摆手,“不用,我直接送进后厨去。”也没说自己是因为险险摔了一跤才那么迟回来。
她看了一下渐行渐远的马车,“方才我看到有夫人从庵堂里出来,看穿着和周身的气派是大户人家,怎么来这儿了?”
师太解释道:“那是定安伯夫人。”
反正一路上无事,师太就和英婆婆详细说了起来。
“我们现在吃的粮食和给你们的衣物,都是纤云阁的夫人们送的。定安伯夫人是牵头人之一,她每月都会来庵堂,每次都细细询问我们有没有难处。”
师太想起顾玖柔美的脸庞 ,每次说话都浅笑的模样,双手合十道:“夫人心善,必有善报。”
英婆婆眼神闪烁了一下,她犹豫问道:“那个……那个定安伯,是不是身世……”
师太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先皇的皇子抱错了这件事,早已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纵是了却红尘的师太,也曾听说过这事,当时她还唏嘘了一番。
她点头道:“正是。”师太不欲背后说人八卦,只是肯定了英婆婆的问题,并未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