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嫁(111)+番外
“有樱桃花吗?”沈寂问道。
阮绵书闻声一愣,转头看着沈寂认真挑花的模样。
直到沈寂把樱桃花捧到她眼前,阮绵书才回神,受宠若惊的接过花。
樱桃花娇艳,大簇大簇的樱花簇拥在一起,香气弥漫在鼻息之间,阮绵书抱着花,看着依旧清冷的沈寂。
边上人来人往,沈寂小心的护着她,她怀中的花吸引了太多的目光。
等到了空旷的地方,沈寂突然停下来,指着花说:“他们都看花,好多人。”
阮绵书把花抱的紧了些,警惕的看着沈寂,“花了好多钱,我知道你不喜欢那些目光,可也别扔吧!”
沈寂收回目光,“我没有要扔。”
“那你是做什么?”阮绵书问他。
“绵绵,樱桃花,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在这个寨子你收了我的樱桃花,就是当着所有人的面同意和我生孩子的意思。”
阮绵书:“……”
她对着沈寂的目光,心跳漏了一拍。
沈寂却接着道:“你让顾云卿给我诊脉的事情我知道了,其实不用药的。”
沈寂郑重的看着阮绵书,走进一步,弯腰和阮绵书在同等的高度,两个人隔着樱桃花相望。
他笑着,“我自己可以给你。”
阮绵书早已经忘记了那一茬,沈寂可不可以她也早就知道,孩子也是她曾经想到的美好。
在这样的夜晚,阮绵书看着这样外露的沈寂,轻轻的“恩”了一声。
她脸上带着红,也不知是羞的还是篝火热的。等到篝火最热闹的时候,所有人绕过篝火围成一个圈,阮绵书看着倒退的人,看着沈寂巍然不动。
目之所见,花艳火亮,香浓人好。
她听着自己的心跳,边上外族的歌声绕着他们响起,似乎有什么事情要发生,阮绵书觉得她知道,有似乎不知道。
沈寂站在她很近的地方,夜风吹着他的白衣。
男子突然往后,在一堆火光下坐下,一把长琴在人群中送到他的面前,沈寂修长如玉的十指在上面拨了一下。
铮——
阮绵书睁大了眼睛,看着眉眼带笑的男子。
桃花被一株一株摆上来,羊肉香气弥漫,所有人举着火把唱着挑着。
沈寂歪头,笑着问她,“夫人,我开始了。”
不待阮绵书回答,沈寂已经开始流畅的拨动琴弦。
阮绵书眸光流转,她曾是扬州名姝,诗词书画早已刻在骨子里面,沈寂的《凤求凰》她几乎很快听出来。
从相识到热恋,再到一路走过归于平静,最后是一切一切的美好。
曲子闻名,寓意简直不言而喻。
沈寂从未为谁弹过琴,今日阮绵书是第一个。琴声在火焰旁燃烧,歌声竟也异常和谐。阮绵书看着他,他看着阮绵书。
许久之后,曲终。
沈寂站起来,满身清风的走过来,执起阮绵书的手,一个通体润白的玉镯被套在阮绵书的皓腕。
“我曾于黑暗,欠你一场花嫁。”
“沈夫人,你可愿再嫁我一次。”
沈寂的眼中满是深情,映着火焰,唯有她一个人的身影,深邃如大海。
阮绵书不仅想起他们成亲那日,白狼当道,宾客无欢,鲜血洒在她的眼底,沈寂孤独的对着所有人。
不止沈寂欠她一场花嫁,时间也欠沈寂一份光明。
阮绵书笑着,转头看了一眼一圈陌生的人,诚心祝福的每一个人,展颜一笑,柔声道:“我愿意。”
我愿意嫁你,于黑暗,于光明,于过去,于将来。不为别的,就为了我曾遇见你,你是我一往情深的沈寂。
我愿意。
第五十四章 下聘 这是聘礼,岳父不妨……
沈寂说到做到,他带着阮绵书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归航的时候不仅重新勾勒的海域地图,更是带回了许多外族作物。
他用一年的时间把杨帆船队名扬海外,改船队商用为内外交流所用,声望一度超过阮常江当年的万民表。
沈寂未入朝堂,却也的确做到了不再受人掣肘。
来年三月,夫妻两人返回扬州,沈寂回来的次日带着聘礼去了阮家,聘娶阮绵书。
阮常江得了消息,早早的坐在正堂,就连顾云卿也没有外出,准备看戏。
阮常江喝着顾云卿小心奉上来的茶,品了又品,头摇了又摇,慢悠悠道:“沈公子如今今非昔比,竟知道上门知会老夫迎娶小女,不直接抢婚也是可惜啊!”
想当初阮常江意识到不对,紧赶慢赶,横跨两州回到家中,得到的也不过是沈寂带着夫人出海的消息。
他才大难不死得见的女儿,一去一年,了无音讯。
阮常江这口气憋着,可是憋的难受。要不是朝廷时而嘉奖船队,沈寂接旨回京,他都要给这夫妻两个造个衣冠冢当他们死在海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