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蜀地,地广物博,是天府之国。
最南面临海,常有渔民出海捕鱼,生活富足。
当地官员六神无主,故而来请示徐燕舟。
徐燕舟吩咐下去,还和以往一样,下窑挖煤,按着时节播种收获。
这是百姓的立命之本。
顾妙倒是想买些地,跟着一块儿种种甜菜,这交给刘伟湛就行。
比起打仗,刘伟湛似乎更适合守城,他天生向往安稳,顾妙有时候会想,也难怪书里刘伟湛能守西北十五年。
连失两座城,兵败的消息传回盛京。
现在全国都知道起了战事,徐燕舟领兵攻打大楚,先夺了西北,然后又打下三座城。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只要是从襄阳传回的,就没有好消息。
这在周宁琛的意料之中。
镇远侯年纪大了,能守住襄阳,却防不了别的,他根本不是徐燕舟的对手。
没了晋州宛城,襄阳早晚失守。
御书房里燃着龙涎香,让周宁琛心中有了片刻宁静。
镇远侯要援兵。
京郊营中还有八万兵马,南疆还有十万,驻军守着盛京,可保盛京无虞。
周宁琛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不派兵,盛京就是下一个襄阳。
周宁琛饮了一口冷茶,头脑更加清醒,半响,他提笔写道:“弃城,退兵岭南,岭南守不住,那就提头来见。”
周宁琛把墨迹吹干,盖上朱印。
岭南地势高拔,北面有南岭山脉连绵不绝,易守难攻。
弃了襄阳,只失一座城,到是强守,大楚必然元气大伤。
此消彼长,徐燕舟迟早打进盛京。
先守岭南,等盛京的事处理完,他会御驾亲征。
周宁琛把信封好,又问:“丞相还没到襄阳吗?”
一路上耽搁太长时间,倘若丞相早点到,兴许就不是这样的结果。
探子道:“快到了,丞相年岁渐高,受不住奔波,一路上劳心伤神,去了几趟医馆。”
周宁琛这些天清瘦了不少,脸棱骨分明,凤眸狭长,眼中神色晦暗,唇薄唇色又浅淡,一副薄情之像。
他道:“丞相是真病还装病,护送的侍卫当真分不出来,就由着他在路上浪费时间。”
“是不是要等徐燕舟打到盛京来,丞相的病才会好!”
探子有苦难言,那是丞相,不是别人,万一路上出什么事,护卫只能提头来见。
难不成真的把丞相捆到襄阳去。
探子:“皇上,丞相现在估计已经到襄阳了。”
周宁琛只盼着信送过去的时候襄阳还在。
周宁琛道:“你把密函送出去,传朕密旨,务必劝徐燕舟归降。”
周宁琛要顾忌襄阳,又要顾忌前朝的事,连哪个地方要春种都要写封折子呈上来。
周宁琛看奏折看到半夜,元宝端着一碗参汤进来,“皇上,这是丽嫔娘娘送过来的。”
自从苏柠雪被打入冷宫,宫里就安静了好一阵,近些日子,丽嫔日日往御书房送参汤。
皇上都是不喝的。
周宁琛看着汤蛊,道:“放下吧。”
周宁琛已经许久没进后宫了,以往,他可以处理好朝政,只要朝事稳妥,他不怕大臣上奏折。
现在没了十八座城,周宁琛想,他应该要个孩子,立为太子,稳定军心。
日后他亲征,朝中有太后太子,就不会出事。
周宁琛道:“晚上去丽嫔宫里。”
一场情.事过后,周宁琛起身穿衣服。
宫里的纱帐还绑着,一点暧昧之色也无,倒像是例行公事。
丽嫔急忙坐起来,柔声道:“皇上。”
丽嫔颜色好,容貌娇媚,她眸子水灵灵地,娇俏柔媚,像是一朵漂亮的花,“皇上不留下吗?”
周宁琛道:“一会儿朕会让人送坐胎药过来。”
丽嫔几乎以为自己听岔了,送坐胎药?“皇上……”
周宁琛又道:“这些日子朕会宿在你宫中,直到你怀上龙胎为止。”
周宁琛脸上不见什么表情,眼中连欲色都没有,他把衣服上面的褶皱抹平,抬脚出了殿门。
在殿门前周宁琛又停住脚步,他回过头道:“好好休息。”
丽嫔披着一件淡青色的披风,她脸上还带着笑,“臣妾听皇上的。”
一直到明黄身影消失,丽嫔才收回目光。
她轻声道:“皇上可算是想起我了。”
听皇上的意思,直到她怀上孩子,皇上会一直来她宫里。
丽嫔靠在枕头上,等着坐胎药,她摸了摸小腹,心想一定不能步了淑妃的后尘。
过了一会儿,坐胎药就送过来了,连着一块儿来的还有一道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丽嫔晋为丽妃,赏绸缎十匹,东珠一觚,白银千两,玉如意一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