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不能错的。
顾妙:“……”
可算吃到了莲子,入口清甜,十分好吃,顾妙想吃第二颗,她眨眨眼睛,“还要吃红枣吗?”
按理说是要的,吃过两遍,那就是两个孩子,徐燕舟道:“要。”
三个孩子总会有一个女儿,顾妙吃完一遍,徐燕舟把莲子都给她了,“你吃吧。”
顾妙捧着碗,垫子厚实,不觉得硌人,“夫君,这就这样放着吗?”
徐燕舟点点头道:“嗯。”
吉利,也方便吃,他是做昏了头,没想到拿来吃,就这样放着。
两人在床边剥了一小堆果壳,徐燕舟把床收拾干净,又给重新铺好,外面天色昏暗,徐燕舟把烛台挪远点,对着顾妙道:“该歇息了。”
顾妙躺到里面,这床大得很,徐燕舟一把就把人捞回来,道:“不许离那么远。”
顾妙推了推徐燕舟,“热。”
徐燕舟:“我去拿冰。”
“你回来,没那么热。”以前徐燕舟没恢复时,身上是凉的,如今顾妙身上凉,许是灵泉的缘故。
顾妙把拉住徐燕舟的手,“睡吧。”
国之初建,厉行节俭,她也不想让徐燕舟离开。
徐燕舟顺势把人抱到怀里,凉凉的舒服的很。
徐燕舟:“睡觉。”好快点到明天。
次日,又是一个晴天。
顾妙睡得早,醒的也早,徐燕舟要去上朝,顾妙就去了寿康宫。
卢氏早就盼着顾妙过来了,她让宫人都下去,拉着顾妙的手,轻声道:“阿妙,怎么起的这么早。”
卢氏是过来人,她笑了笑,“快坐下。”
顾妙:“母后在宫里住的可习惯?”
卢氏点点头,“都好,一切都好。”
她做了太后,宫里人伺候的小心谨慎,哪儿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就是宫人在身边,多少有些不自在。
卢氏想多住些日子就好了。
顾妙笑了笑,皇宫里只有寿康宫和未央宫住了人,多少显得冷清,宫人小心伺候,一句话都不敢多说,上位者就是这样。“母后可让幼薇进宫陪您说话。”
卢氏道:“嗯,过不了多久她婚事也该筹备上了,以后见的更少。”
她的儿女,徐燕舟登基为帝,徐幼薇马上就要订亲了,小儿子用功读书,马上封王建府。
卢氏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她笑着道:“也有解闷的活计,下面人找了几包菜籽,我在宫里种种,兴许到时候还能吃到菜哩。”
卢氏还想试着烧饭烧菜,时不时给顾妙他们送些,到时候有孙辈了,做给孩子吃。
顾妙点点头,“那好,我跟母后一起种。”
卢氏道:“娘一人行的,若是种不出来再问你。”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中午徐燕舟过来用饭,吃过饭,徐燕舟和顾妙回到未央宫。
顾妙换了身衣服,“我下午想出宫一趟。”
徐燕舟点点头,“嗯,去做什么。”
“看看百姓,再试试育种培肥的事,就在将军府,很快就回来。”顾妙踮起脚亲了徐燕舟一口,“你好好在宫里处理公务,我给你带点心回来。”
徐燕舟想要的哪儿是点心,他拉着顾妙的手,“什么时候回来,我出宫接你。”
顾妙:“我早早就回来,不用你接。”
徐燕舟:“……知道了,回来亲十下。”
顾妙:“……”
徐燕舟想什么美事儿呢,怎么不亲一百下。
顾妙随口应下,反正徐燕舟就出尔反尔,她不答应有什么事,“好,亲十下。”
徐燕舟把顾妙送到宫门口,他回到未央宫侧殿,这里现在就是御书房,徐燕舟想尽快把奏折处理好,好出宫找顾妙。
顾妙骑马出宫,她先去看了看李氏,然后回到将军府,一家人在一块住久了,突然分开十分不习惯。
徐燕南真的很想顾妙,从前读一日书,用一日功,撞一日钟,就有一顿好吃的,有吃的,他一身干劲,恨不得多读几本。
可昨日,什么吃食都没有。
徐幼薇道:“你昨日也没少吃,猪蹄,蹄髈,肉丸子,徐燕南,你看看你的脸,胖了一圈。”
“我还长个呢,多吃才能长高。”徐燕南昨日没读书,这个月假就剩三天了,才月初。
今日也没有好吃的,徐燕南不想读书。
傅先生今日不在,徐幼薇就是来盯徐燕南功课的,“你看你有王爷的样子吗?”
登基大典之后就来了圣旨,封徐燕南为燕王,徐幼薇为长公主,封号静安,卢氏为太后。
云州国都是燕京,徐燕南被封为燕王,多尊贵,而静安,徐幼薇总觉得兄长是想让她安静些。
燕王,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徐燕南问:“阿姐,你看我哪儿像个王爷,王爷要读这么多书吗,好不容易哥哥当了皇帝,我堂堂燕王,一天清福就没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