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六个多月了,顾妙小腹隆起,侧着看更显,肚子圆圆的,孩子从四个多月就开始动了,阴天下雨动的更厉害。
明景从外面进来,伺候顾妙穿衣,“雨还下呢,估计得下到明天。”
毛毛细雨,没有停的迹象。
顾妙去窗边看了看,“还不小,明天若是能放晴,就可以种地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桑是国事也是大事,关系着百姓一年的生计,春雨贵如油,春雨过后就要撒种。
过个十几天就能发芽了。
顾妙摸摸肚子,她现在肚子大,做什么都不方便,如果没怀孕,指定跟着一块儿种地去了。
明景取了一条毯子,搭在了顾妙肩上,“娘娘,今年一定风调雨顺的。”
顾妙眼睛里有笑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才好。
顾妙虽然种不了地,但还是操心着种子的事。
燕京,宁州,襄阳,云城等地都种了花生玉米麦子,由专人看管,按着顾妙记在册子上的施肥步骤来。
精心看顾,等明年,这些就能做种子。
西北十五城多沙地,种地讲究因地制宜,所以庄稼少,瓜果树木多。
越往北边风沙越多,植树造林,防范风沙,等十几年后树长大了,才是真正受益的时候。
张先言这些日子最忙不过,他要看着庄稼,还有去西北看树林子,除此之外,还要跟刘伟湛谈生意。
张先言是文人,读的是圣贤书,一生清贫,他谈的不是别的,是肥。
刘伟湛养猪养鸡,每天都有专人打扫猪圈,鸡圈,还有鸭子,鹅,今年似乎还添了羊,牛。
刘伟湛那里有粪,粪沤肥,肥肥庄稼,循环往复。
刘伟湛想,粪不能白给张先言啊。
张先言胡子都气抖了,“不给我,你留着有什么用?”
刘伟湛:“没用也不能白给你啊,你种的红薯秧给我,还有玉米杆,别的我就不要了。”
张先言:“……行。”
刘伟湛搓搓手,“那什么能不能给我介绍介绍……你看我年纪也不小了,该成家了……”
张先言掉头就走。
山地荒地都要开,张先言没空跟刘伟湛扯皮。
刘伟湛:“……”
他也得忙,要抱小猪,敷小鸡,盖鸡棚猪圈,现在养了羊和牛,还要牵着牛去耕地。
刘伟湛真想回到家里的时候有热乎饭吃,最好再来一碗温好的酒。
可惜什么都没有,相中他的他看不上,他相中的又看不上他。
世家贵女嫌他粗鄙,是大老粗,刘伟湛的确不懂诗词歌赋这些,他也不想找娇滴滴的小姐,他想找一个会过日子的,小鸟依人的,温柔可人的。
猪圈里的猪一窝蜂抢着猪槽里的食,刘伟湛心里又热乎又凉。
他心里啪啪算账,原本就有近八百头猪,生了不少小猪崽,还从庄子里抱了些,能翻个翻。
等年关了,能卖一些,还能吃不少肉。
比起猪,鸡多得多。
各地鸡圈里都有几百只鸡,加上新敷的小鸡,估计有上万只。
一天下一颗蛋,一部分送去军营,另一部分卖掉,虽然赚的钱不多,但总算有进账了,刘伟湛的口袋也能慢慢鼓起来。
刘伟湛看着猪崽鸡崽们,嘱咐工人们好好打扫,及时换水,正巧江一过来了,他还养着鹅,江二在襄阳养鸭子,十三跟着赵掌柜管盐商一事,其他兄弟去了江南,督办农桑。
江一道:“锦湖新挖了鱼塘,撒了鱼苗虾苗蟹苗,赶十月就能吃了。”
刘伟湛:“猪要等年关才能吃。”
谈到吃刘伟湛就想猪肘子,红烧肉,炖排骨,肉丸子,烤猪蹄,猪头肉吃了。
两人对视一眼,齐齐叹了口气,总想着吃,何时能娶上老婆。
燕京城内,徐燕舟看完各地送来的奏章,今天是四月二十一,各地都种完地了。
百姓闲赋在家,徐燕舟打算修路,修堤坝,挖沟渠。
徐燕舟把打算同顾妙说了,顾妙挺高兴的,“这些都是利于百姓的好事,云州成年男子每年都要服徭役,二十日,能做不少,做不完的就出钱雇人。”
路修好往来才方便,堤坝水渠是为了防旱涝,顾妙道:“夫君是个好皇帝。”
徐燕舟心里痒痒,可太医说了,怀孕后三个月也不能行房事。
徐燕舟道:“我是好夫君,好父亲……阿妙,元元今天闹你了吗?”
顾妙摸了一下肚子,她有灵泉蕴养,倒不觉得累人,可能怀的真是个男孩,所以格外淘气。
“就上午闹了会儿,下午乖得很。”
徐燕舟蹲下来,手贴着顾妙肚子,“让我听听。”
徐燕舟把脸贴过去,还未待上片刻,就被踹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