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每个红楼副本都要打出龙傲天结局(51)
只是女儿说的事儿实在是太大,有很多地方他并不十分明白,他需要咨询林如海的意见。
计较已定,邢忠就打道回回济南布政使府衙写信写奏折去了。写信他可以自己来,奏折有师爷帮忙,可是这心中到底存了事儿。
临睡前,想到女儿的提议,邢忠免不了唉声叹气。
这个闺女,胆子也太大了。
邢妻见丈夫闷闷不乐,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儿,再三追问之下,得知了女儿对丈夫的建议,她当即拍着大腿道:“妙呀~!正该如此呢!”
邢忠不满:“你凑什么热闹!”
邢妻白了他一眼,道:“什么叫凑热闹!如今这外头谁家在任上的时候不置办些产业的?别人家里我们或许不知道,当年林大人在扬州的时候,他前头那位不也一样置办了许多田地,要不然,那年我们进京的时候,林家大管家为何没有同行?还不是处理那些田地去了?想我们家,根基浅薄,家里就是多给闺女裁件新衣裳都要看外头送来的节礼!你又不许我收外面人的家业!说不是我们的就不能要。如今好容易得了这么个机会!邢德全,我告诉你,如果这事儿你不依我,我跟你急!”
邢忠?
邢忠都傻眼了!
这是他媳妇第一次跟他呛声儿。
不过,细想想,这道理也的确如此。
他本是农民,因此很清楚农民出卖手里的田地的时候是何等的绝望!所以,用那么一点口粮去买农民的命根子,邢忠的心里很过意不去。
可是过意不去又能如何?
邢忠很清楚,就是没有他,也会有其他人,比方说孔府这样的人家,乘机打劫,收入大量的田地。
这就是土地兼并。
邢忠知道土地兼并,可是土地兼并的具体危害,他又说不上来。毕竟他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十年寒窗过来的饱学之士。可是他知道,他心中怀着歉疚,在能力范围之内他会尽量照应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但是换了别人,他可不敢保证对方会跟他一样。
心中存了这样的念头,邢忠一宿都没有睡。
折腾到后半夜,他还是起来,重新把写好的折子和信件翻出来,烧了,又把四位师爷挖起来,商量到天亮,这才重新写了信件和折子,四百里急件送入京中。
折子是给皇帝的暗折,书信却是给林如海的。
在书信里面,他提到了四位师爷跟他科普的关于内阁诸位宰相反对开海禁的事儿,然后他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希望得到林如海的解答。最后是关于女儿坑半岛的计划,邢忠直接就说,虽然他自己觉得很冒险,可是他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无他,眼看着大战将近,皇帝肯定缺钱。只要皇帝点个头,不需要他出一个铜板,他这里就能提供源源不断地金钱。
邢忠怎么看都不觉得皇帝会拒绝。
只要皇帝想在太上皇的眼皮子底下做点事情,他就不可能拒绝。
江南偷着做海商的人不少,前朝那位江南王是怎么一回事儿,邢忠是知道的。
海商来钱,利润十倍起跳!
这是他这个姑苏乡下老农都知道的常识!
第25章
邢岫烟可不知道后续,因为她第二天就动身带着五万两银票前往莱州找还没有正式成为她姑爹的便宜姑爹白旭。
莱州是沿海州府,本来就土地贫瘠,耕地稀少,加上国朝盐政的中心南迁,扬州成为国朝新的盐都之后,莱州就渐渐地没落了下去,如今已经差不多是全国最贫穷地县之一。
越是贫穷的地方就越发愚昧。
总之,莱州的情况很不好,其中琅琊县尤甚。治下百姓愚昧,又有一干皂隶掣肘,结果当地只知道拜蝗神甚至还用童男童女祭天却不肯扑杀飞蝗。琅琊县上任知县治蝗不利,又救不下那一双孩童,被逼无奈之下,一气烧了满是蝗虫的农田,自己也投身烈火。
如今琅琊县只能挂在莱州府的名下,由知府衙门兼管着。可是莱州怎么也是州府,事务繁多,哪里顾得上琅琊县到底是好是歹?
听说了邢岫烟的来意之后,闵万重闵知府就道:“布政使大人的爱民之心,下官敬服。可要说莱州治下适合捕猎海鱼的地方,恐怕非琅琊县不可。只是这穷山恶水多刁民,恐怕……”
白旭在边上欲言又止。
邢岫烟也知道好地方早就被人瓜分了,她也没得选。
她当即表示:“知府大人能提点侄女,便是体恤侄女了。既然如此,那侄女出钱买下这琅琊县沿海的滩涂地,您看如何?”
滩涂地,都是没人要的盐碱地,邢岫烟要买下,当然没有问题。
虽然去户部上红契这两年怕是做不了,可如果是白契却没有问题。而白契,有莱州知府衙门做担保,一样具有法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