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李探花(105)

太上皇未想到皇帝真会说,依照皇帝以前的性子,定然会说‘一切由父皇做主’,如今这样清楚指出,太上皇知道皇帝已经有自己的注意,不愿意让他的人登上魁首之位了。

“朕瞧着第一份就不错。”太上皇幽幽的道

底下的臣子不约而同的望着地板,地板的纹理真漂亮,他们以前怎么没有发现。

皇帝道:“第一份文采不错,然《盐法》条例多有不全,可见其人还需磨练,不可给予高位,此文比不得第六分步步分析。”

太上皇眯了眯眼,也道:“第六份太过锋芒毕露,如此锐气也需磨练。”

皇帝沉默下来。

太上皇道:“既如此,就指榜眼探花如何?”

皇帝知道到了这个地步,是不能再反对了。

“只是不知何人为探花,何人为榜眼?”

太上皇抽出一份试卷,这试卷摆在第十五份,道:“此人中庸严谨,当状元,另皇帝所说的第六份为榜眼,第一份为探花。”

皇帝扫了一眼这状元文章,道:“父皇英明。”

太上皇确定了状元和探花是自己一方,也无意再指手画脚扰乱后面的名次,他人来了,这些人在前二十就够了。

于是,太上皇带着太子离去。

朝臣还是低着头看地板,皇帝立即将名次排好,淡漠道:“王相,将名次公布出去吧。”

王相站出来,恭敬的接过。

朝会散去,众人对视一眼,然后不停张望着王相手中册子。

这册子可是前二十名。

赵自畴眼中带着笑意,慢慢的从一侧离开。

后殿在座的考生在外面出现脚步声开始,就全部从位置上站起。

为首的人正是一朝宰辅王师济。

“见过王相。”

王师济手持皇榜,道:“名次已经出来,新科进士即刻更衣前往琼林宴。”

众人喜于形色,王师济打开皇榜,开始唱名。

最先念出来的是三甲同进士,或许有庆幸,或许有失望,不过重重情绪都不会在这金殿和诸多大臣面前失态。

三甲名单最多,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二,称“同进士出身”。

二甲名单次之,占据三分之一,称“进士出身”。

而一甲三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人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状元授翰林院编修,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当王师济唱完三甲长名单,便是二甲。

李衍虽说觉得自己不会落到三甲,可是等名字念完,他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气。

二甲名单开始出炉,“……二甲第十三名韩奕……”李衍微笑的恭贺他。

韩奕微微颔首,面带笑意,二甲十三,凭着他的家世,入翰林为庶吉士、在京三省谋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等职,甚至是外放做知县道台,可以说全凭他的心意了。

韩奕是二甲十三,此时还是没有李衍和赵廷初的名字。

两人的心也开始紧迫起来。

“传胪孙诚。”李衍心微微跳动,赵廷初眼中已经掩饰不住自己的喜色。

传胪是二甲的第一名。在场众人,只有三位没被点名,可见,这三位是板丁丁的一甲了。

赵廷初望向李衍,李衍垂下头,无喜无忧。

这份心性,赵廷初自叹不如。

随即想到李衍的年龄,十五,十五的一甲,自今日过后,会成为一文坛盛事。

“探花李衍李修贤。”

李衍抬起头,众人瞩目之下,他恭敬上前接过太监捧上来的着装。

“微臣叩谢皇恩。”

王相没给任何话语,接着道:“榜眼曲瑞文曲子谦。”

曲瑞文从人群中出来,约莫三十上下,目光沉静,心思内敛。

赵廷初已经止不住激动之色,状元,任谁都无法平静的存在。

“状元赵廷初赵义安。”

赵廷初立刻出列,意气风发,羡煞殿中无数儿郎。

琼林宴是为殿试后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由皇帝亲自赐宴庆贺。

皇宫有一园子,是承宋朝的琼林苑,如今经过几百年,更加宽阔文雅。

先拜皇帝,再见过众多朝臣,然后便是饮宴奏对。

奏对是得皇帝青眼的大好时机,很多时候,同进士出身的人在琼林宴上为皇帝或重臣所看重,那么前途会更加开阔。

上一篇: 芷若之陆小凤传奇 下一篇: 水湄清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