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131)+番外
和只擅长律法,离了官场之后越发天真烂漫的苏长枫讨论不出个结果,贾珍只好揣着满肚子疑问,去找他这几年越发有出世之意的老爹。
当儿子的怕爹,那是天性,贾珍也不例外。
但他爹还算是讲理,不会一味的安排日后如何如何,他虽然还是敬畏,但到底有事解决不了,第一个还是想到他老爹。
对此,贾敬只给他了六个字:“多干活,少说话。”
这却是正中贾珍下怀。
虽然他老爹专门教导他了为官之道,但他自幼跟着苏长枫学习,受其影响颇深,对于官场中那些绳营狗苟,着实有些厌烦。
只不过,他比苏长枫幸运。
苏长枫出身寒门,没有背景,行事自然不能随心所欲。
贾珍则有个当国公的爹,还有个当国公的叔爷,他家里还是天子近臣。
可以说,只要贾珍不掺合到党争里去,还真没人能把他怎么着。
贾珍从贾敬书房里出来,迎面便遇上了将将五岁的亲弟弟贾珩。
他俩是一母同胞,又相差十几岁,贾珍待贾珩,颇有种待自己儿子的感觉。而且,贾珍绝对是个慈父。
“兄长。”贾珩一脸严肃的朝贾珍行礼。
贾珍不禁有些牙疼。
话说,无论是他爹还是他娘,都不是世俗可以框定的人物。
他虽然尊崇律法,却也不屑俗流。
怎么到了小弟贾珩这里,却是个天生的老学究?
“珩弟不必多礼。”时日久了,贾珍也懒得再与他争辩,只是开口尽快让他免礼。
若不然,贾珩一定会保持着行礼的姿势,用他仅读过的那点儿书,争辩到贾珍不忍心他受累为止。
听说家学里的詹举人和新来的司进士都很欣赏贾珩,贾珍是一点儿都不觉得奇怪。
那些老学究们,不就是喜欢这种沉稳的孩子吗?
贾珩拜别了贾珍,便到书房去见贾敬,打头的依旧是恭恭敬敬地行礼:“孩儿给父亲请安。”
“嗯,为父安,你起来吧。”贾敬叫他起身,心里和贾珍有着相似的叹息。
常言道:老儿子,大孙子,老爷子的命根子。
对于这个年近四十才得的幼子,贾敬自然是打心眼儿里疼爱的。
可是,这个儿子却半点儿不给他做个宠儿狂魔的机会,从会说话起,就沉稳的不得了。
能读书识礼了之后,就更了不得了。
对此,西府的贾代善是高兴得哈哈大笑,直说祖宗保佑,给他们家送来了个翰林的苗子。
贾敬还能说什么呢?
他什么都不能说。
今天叫贾珩过来,也是因着他要正式入家学了,勉励他几句而已。
当然了,以贾珩的自觉性,这勉励也就是走个过场。
但贾珩还是恭恭敬敬地听完了,并认认真真地应承了。
贾敬欣慰之余,有点儿小小的失落:儿子太省心了,当老子的没有半点儿成就感啊!
作者有话要说:贾敬篇的正文,到这里就算是完了。
至于贾宝玉和林黛玉,都被贾敬给蝴蝶了。
后面还有几个小番外,交代一下往后的事,和警幻那群人为啥木有出现。
下一个故事是王熙凤,爱她的人和恨她的人一样多。
在本文,她该怎么样 就怎么样,不会把她洗白的。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嘛!
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第69章 贾敬篇番外合集
关于贾珍:
贾珍小的时候, 父亲贾敬经常外出,他更多的时候都是苏先生在教导。
他小的时候,也曾想过,他爹给他找了苏先生, 是不是想让他成为一个刑律大家?
这个问题, 直到贾珍官至刑部尚书, 并成了举世闻名的青天大老爷的时候, 觉得不负他爹的期望了,才敢问出口。
那时候,贾敬已经致士了。
老爷子慵懒地躺在摇椅上晒太阳, 闻言抬了抬眼皮, “哦”了一声, 慢条斯理地说, “没那么大期望, 只是想让你闯祸之前知道后果而已。”
贾珍:“…………”
——心里的小期待、小骄傲一下子就全破灭了有木有?
亲爹, 你说句好话哄哄我会少二两肉吗?
似是看出了他面无表情下的悲愤, 贾敬伸了个懒腰, 一脸无辜的说:“你办案不就讲究实事求是吗?老子这么配合,你还不乐意?”
贾珍再次:“…………”
——深呼吸, 这是亲爹, 亲爹, 不能动手!
转过头, 贾珍就决定今天再打击打击儿子贾蓉。
——二甲进士又怎样?翰林院编修很了不起吗?你爹照样还是你爹!
*
关于贾敏:
贾敏这一生, 可以说是泡在了蜜罐子里。
少年时父母疼爱, 及至说亲的时候,母亲想让她嫁入宫中,被父亲坚决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