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裙下臣(179)

裴琰闻言眉眼紧锁,沉吟片刻,问:“陈应绍呢?他有什么动静?”

裴济答:“皇甫靖信中说,陈尚书看来并无异常,不过跟去幽州的人来报,说那附近的铁矿,似乎并未如先前朝廷的新规,尽数运往蒲州,反倒多留了三成。这中间恐怕要出事,儿子以为,过两日,还应再亲自过去一趟。”

盐铁素由朝廷专营,幽州的矿被人私下扣下三分,颇有借机牟利之嫌。

“嗯。”裴琰面色凝重,点头道,“倒也不必急,免得打草惊蛇,先继续盯着。此事不宜泄露,你过去,便说例行公事,明日记得先同陛下禀报。”

裴济点头应下,又同父亲说些别的,便准备起身离去。

然而才走到门边,裴琰又将他叫住。

“三郎,过两日宫中有端午宴,到时跟着你母亲一同过去。”

“知道了。”裴济拱手应下,又觉不对,问,“父亲不去吗?”

往常宫宴,都是父亲与母亲同去,自己独行,可听父亲方才的话,似乎不大一样。

“多是年轻人,为父便不去了。”裴琰轻咳一声,饮口茶道,“你去蒲州,也等那日过后吧。”

裴济满腹狐疑,宫宴,又多是年轻人,难道不是往年那样的端午宴?

第81章 自扰

第二日, 裴济趁着给祖母和母亲问安时,提及夜里要回宫中值守。

一向不管他公事的大长公主却忽然摆手道:“不必去了,我已让石泉去替你告假了, 一会儿你便到芙蓉园去一趟,同李十一郎、杨八郎他们练练击鞠去。”

“母亲, 好好的, 怎么能放着公事不办, 反去玩乐?击鞠何时都能去,为何这时突然要去?”裴济不解,蹙眉望着母亲, 满是不赞同。

大长公主同裴老夫人不约而同对视一眼, 随即轻咳一声,道:“前几日我同你祖母一同入宫去探望太后,见太后精神愈发不好, 便想着端午的时候让宫里热闹热闹,便预备多请些你们这样的年轻郎君, 一同到清思殿前的球场上打一场马球赛, 让她老人家高兴高兴。母亲也是怕你整日铺在公务上,球技生疏, 到时惹人笑话,便先给你寻机会练练。”

其实她说的并非假话, 端午的宫宴的确是为了让太后高兴,不过, 还有个目的, 她未言明——那日,邀的多是年轻的郎君和娘子,其中有不少都是未曾嫁娶的, 众人心知肚明,到时自然要趁机好好相看一番。

她这个儿子,几次提到娶妻的事,都拿话搪塞过去,倒让她不敢直言相告,眼下虽未说谎,心里却莫名发虚。

裴济眯眼望着她,眼中怀疑不退。

裴老夫人心道这孩子心思多,忙肃着脸道:“好了,三郎,你母亲是一片好心。公务固然重要,给太后殿下尽孝也半点马虎不得。你母亲心中有数,绝不会耽误正事,今日便听他的,快去吧。”

祖母发话,他也不好再拒绝,只能先掩下心中的失落与狐疑,躬身行礼离开。

待人一走,大长公主立刻松了口气,拉着婆母的手道:“幸好有母亲在,否则我可招架不住这孩子多问。”

三郎如今在朝中行走多了,外出办的差事也越来越重要,虽才及冠,整个人的气势与威压却丝毫不输比他年长许多的官员们。

裴老夫人摇头无奈道:“那孩子,若不先瞒着他,谁知他那时要寻什么样的借口推脱不去?你呀,到那一日,一定得替他好好看看。他这个样子,真真是除了一副皮相生得好,便再没哪里讨小娘子喜欢了。”

“是呀,小小年纪就跟块木头疙瘩似的,也不知像谁。先前我还总道他心里有人了,等了这么久,原来还是跟他父亲一样,天天只知忙公务。”

婆媳两个在屋里好一阵数落他,又一起商议到那日要让他穿得鲜亮些过去,才能引人注目,直到宵禁时,他从芙蓉园回来,又来请安时才罢休。

……

夜里,春月留了热水、巾帕等盥洗之物在屋里,便退下去歇息了。

丽质一人留在寝殿里,一面看书,一面注意看着漏刻。

已是月末,又该轮到裴济在宫中值夜的日子了。

多日没有机会相见,依一贯的经验,今日应当要来。

不知为何,今夜她不如以往镇定,手中虽捧着书,却忍不住一次次看漏刻,就连心口也时不时地砰砰跳动,稍不留神,便开始发怔。

她索性放下书卷,起身到香案边跪下,从匣子里夹一块西域香便想投入炉中,可举到一半,动作又顿住,犹豫半晌,终是又放回匣子里。

到底没事先说好,万一他不来,岂不是白费了这来之不易的香?

漏刻中的水流一点点流淌而过,丽质重新定下心神,捧起书卷仔细地看,努力克制着再不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