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征战天下(女穿男)(105)

作者: 爱杰辰 阅读记录

并且就连商税都是每月盈利低于8两银子以下的,统统都免税。

其实朱远真的觉得要不是在这战争年代,10两银子以下都可免税,可是现在真不行,老百姓的日子本来就苦,还是让其轻松些吧。

各地的税法部门的官吏都是觉得奇怪,于是直接来个出其不意的计算账本,然后计算出税收数,该收多少就多少,商人们一看这露馅又面对着铁面无私的官吏,只能老老实实的交着。

只是若是遇到后尾零数,都是取高整数值计算,美其曰名好计算省事。

面对商人们抱团的胡搅蛮缠,官吏们其中也有战场上负伤转业的,自然心底里记着军队里的苦,于是睁只眼闭只眼的达成双赢局面。

*

----------巨鹿郡,于宅

于颖念着大帅的来信,感觉大帅是当个笑话写,可是她自幼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可谓是博古通今,立刻知道这政策的好处,可谓是网罗天下所有商人之心啊。

当有权有钱之人纷纷带着家当来革命军治下,自然会重新置办家业、促进商业等繁荣,与此同时各方面都益处多多,减轻革命军的负担就是朱弟的负担,这样想着于颖的心扑通扑通的直跳。

可是她打开窗户看着庭院中来来往往都带着傲气的下人,远处后院的鸟语花香、硕果累累,心里却不受控制的产生一种害怕之感,更准确的说是恐慌吧。

她知道自己的家世论起来不如王谢两顶尖世族,还有个荀家都差之丁点儿,如今这荀彧都被朱弟所折服,依照这些世家的老祖宗诡谲如千年狐狸,定不会放过锦上添花的心思。

这些都是朱弟必须拉拢的,有了他们的助力,朱弟可省近3成功夫,兵不血刃攻下南面两郡城池,还有读书人的支持与大义,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朱弟之手。

这样的朱弟会不会内心膨胀、不可一世,最重要的是会不会对自己不满意?

于颖啊,于颖,你纵使再怎么聪颖都对此无力,如同父母给寄予厚望的哥哥取字为谦,却南辕北辙的性子。

这样一想,手中紧握的信纸不免产生了五道指痕,她一惊赶紧抚平,看着手里按日而来的信纸让她的心平稳了些许。

上一个自己做的荷包应该有些磨损了,再给做一个吧。

*

--------邯郸郡郸城,郡守府书房内

上首而坐的朱远和分立两旁的文人谋士们听着来自太原郡难民的哭诉,下面中间坐着的是一位容貌尚可的20岁左右包着头巾的妇女,眼神却带有沧桑之感。

每日投奔革命军的难民络绎不绝,面前的这妇女已在郸城安顿生活些时日,因朱远想知道这太原的详细情形,锦衣卫们就把这位窦三娘推荐了上来。

或许是有锦衣卫的提前说明情况,从来时虽然止不住的哆嗦,但是说话也是条理清楚,仔仔细细。

“除田亩一分作两分收取的高税外,种粮税、灰面税、豆税、菜税、菱角税···,就连笔墨纸砚都有税收;

江河里的鱼税、虾税、螃蟹税、泥鳅税等等就更不用提了。”

窦三娘边说着边眼眶通红,只是强撑着没有落一滴泪,恰是这种哀莫大于心死的表情,更让朱远他们感同身受,心如刀绞,一切的语言都丧失作用。

萧何几人牙齿打颤、气的浑身哆嗦道:“这简直是杀鸡取卵、闻所未闻,如此丧心病狂,不是皆传这太原礼王礼贤下士,爱民如子,尤其是对有识之士虚怀若谷。”

荀彧在一旁都觉得不可思议,他曾收到来自礼王府的同僚信件,自是夸的天花乱坠,绝无仅有。

于是他这一说,众人更是无言以对,底下坐在板凳上的窦三娘以为她说的话他们不信,面色更是悲戚道:“大帅和各位长官,如若我窦三娘嘴里有一句假话,死后下地狱!”

这毒誓一发,于谦连忙摆手说:“没有不信,您误会了。”

窦三娘接言道:“刚才那些百种税收都还有个名头,我接下来所说的你们恐怕更不信。”

伍子胥手紧握在腰间利剑把柄上,“请言。”

窦三娘吸口气低头道:“说出来这真是污了大帅的耳朵,还有各种粪税,粪桶税、干粪税、稀粪税、猪粪税····,总达66种。”

窦三娘话音一落,书房内只余粗重呼吸可闻,本来刚才气的勃然变色、面带涨红现在都转为青紫,朱远握在椅子上的手筋毕露,记载这些话的于谦把毛笔管“咔”一下捏断。

“这不是逼老百姓去死吗?”

窦三娘一听这话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大帅、长官,妇人一家虽谈不上富裕,可是却也能平淡的过活,都是这些税收害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