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天下(女穿男)(178)
近一年,民间的生子存活率显著提高,原因就是白大夫和科技院合作出的药丸。
分别是各种病症,还有大人和孩童、小儿、幼儿各不同的药丸大小与成药。
例如受凉、感冒、咳嗽等小病再不用费劲的把脉开方再抓药,回家三碗煎盛一碗喝下去。
很多时候,百姓们都会遇见庸医,明明连把脉都不会,却镇定的口若悬河欺骗至生命做儿戏。
于是,在这种种好日子的情况下,这百姓间拥立称帝的心思是越来越高涨。
开满大地的报纸书坊,上面都是摁着手印的请愿书。
自从第一个刊登这方面消息赚的盆满钵满,效仿者是比比皆是。
不过,另朱远更为欣喜的是百姓们的认字律高了。
这才是最让他开心的。
一面是文言文,一面是白话文,如今老百姓都能把白话文一面读个大差不离,这潜移默化之下就成为了常态。
毕竟原先还没占领黄河以南的四郡时,这报纸就在北地盛行开来,他们甚至都用自己的人脉购买传阅,那时候了解革命军都是从这些报纸上得来的。
墨家、商家、纵横家、阴阳家······这些明面上都是村落的伪装,革命军也睁只眼闭只眼的对待。
大帅说了,除了儒家在明面上,它们反倒是更无威胁。
总是里面有大能,可是论忽悠人心,都比不上儒家一门。其上至权贵,下至百姓,可是渗透的厉害。
至于佛教也是严格的措施,佛教中人是信奉吃素,可是他们大多比不信奉吃素的道教还胖,油光满面的,这香油钱都进了他们的肚子里。
只有每个郡县有那么几座就行,即使这几座里,官府严控掌管其钱财捐做善事,再不会像以前一样,偷奸耍滑的男人剃度当和尚,就是只为了图享受。
他们把豆腐做出了千百道花样,然后配上蘑菇、新压榨的香油···,这前朝的王爷都连连称赞是王府内的厨子手艺差远了。
这道教的呢,馒头都混不上,更别说这“素中之肉”了。
自从这当和尚都要考试后,不用锦衣卫多么管,数量被裁撤了九成。
然后这些还不老老实实的劳作的话,直接运到北疆修城墙,这些比起吃苦耐劳的农夫可是更好的人选。
农夫还能种地、生孩子增加人口,这些假和尚断子绝孙都是积德。
让观看的百姓们啼笑皆非,问答中这佛语居然都不会,这又不是让你识字书写,真是令高高在上的地位一落千丈。
其中那些信奉的更是丢脸愤恨,真是以前瞎了眼。
从今以后,去他奶奶的佛,这个钱我就是扔了也比给这些骗子强。
其中也有好处,就是真才实学的高僧们更得人心。
*
不过,这些朱远就不关心了。
此时,他正和于颖逛街呢,重新设计的西街比以前更利落,划分的跟简洁。
在先朝时候,异常严格,东市西市南市北市,明明就买几件东西却要把整个京城以西的所有街道逛完。
现在不一样了,小六直接把条条框框分的明明白白。
而且从军中裁撤下的四轮马车直接当了公交车,可谓是变旧为宝。
其实外表重新上上漆,一样看起来很新,脑子真是点石成金。
昌盛看着这国库里越来越多的钱财,每日都是笑的合不拢嘴,真是蠢样子。
“朱弟,国不可一日无君。”
于颖看着其顾左而言他,顿时小声的喝道,想挣脱十指相扣的手,可是又失败。
若是在两年前,她是没有这个胆子的。
可是自从两年前,一起再京城欣赏了第一场雪景后,他亲手交到她手上的礼物-------自己亲手雕刻的皇后私人印章,并且单膝跪地,向她保证:
“我朱远今日对天发誓:这一辈子都只会有于颖你一个妻子,即便是我做皇帝,也只会有你一个皇后,没有除你以外的任何女人!
苍天在上,如违此誓,定让我灵魂永灭!”
于颖不知道朱弟为什么如此发誓,她知道都是,‘如违此誓,定叫我五雷轰顶,永世不得超生····’之类的。
可是看着朱弟的眼神,她知道是认真的,这么决绝的眼神也让她的心门大开。
从那以后,她在没有理由掩饰自己的心意了。
她说新朝建立要和大儒们一起编写史书,他亦是笑着说,“极好呀”,没有什么‘女子就该操持后宅或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之类母亲、父亲说的话语。
此时正值7月,高高在上的太阳一点不吝啬它的威风。
一个劲的炙烤着大地,马车内只有他们俩人。
车尾处还有放着硝石的盆子,只要把这个放进盛水的盆子里,空气中自然会温度下降,然后水凝结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