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天下(女穿男)(46)
这一幕,如实验证了朱远的想法。
“凌迟,凌迟。”
看着老大雷霆之怒,众人感同身受。
*
凌晨,正在家中熟睡的百姓们,些许刚起身的商贩被吵醒,一知道阳县被一股称作“革命军”的势力占据。
苍天可鉴,最先浮现心头的不是,破家灭门的恐惧担忧,而是丹县县令会不会罪有应得,这件事。
百姓深感其恶,令人发指,敢怒不敢言。
对官府的惧怕,使他们每每夜晚掩面而泣,却只敢心里咒骂下地狱。
半个时辰过后,太阳已崭露头角,看着一直没有扰家,纪律严明的革命军。
心生好感的百姓们打开门偷看,听着耳边不停重复着,“伐无道,诛暴陈!革命当立,天下大吉!”
熊熊热血,沸腾而起。
*
朱远可知,古代起事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名正言顺。
你师出有名了,天下人的心里自然就拿你当自己人。
所以,出发阳县之前,就和萧何商议。
当时,朱远整整花费了一天时间,可真是绞尽脑汁,最后把上辈子推翻秦朝和推翻汉朝时最合适的,两相结合,再加以改良,创立出独属于革命军的口号。
萧何他们第一时间听到,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赞不绝口,并不知道朱远心里还遗憾着,最喜欢明朝的口号,可惜用不上。
*
照例,午时三刻执行处决,不过这次就是换了个场合,阳县的法场与丹县也并没什么不同。
只不过,百姓比丹县还少。
这一天中午只处理了所有掳掠豆蔻少女的帮凶,官差、衙役们,还有作恶多端的,为富不仁的,逍遥法外的恶人。
看着百姓们的反应比当初丹县的还剧烈,高台上的朱远和弟兄们这才心情变好。
最后,朱远通告大家伙,明日卯时,处决原先的阳县县令。
到时使用凌迟之法,得一天才行。
听着百姓们的欢呼声,哭喊声,大笑声···,朱远和弟兄们又是心酸,又是欣慰,又是痛快,回到县衙那条街,就站在门口。
至于里面恨不得烧光才好,如此才能告慰枉死之人的在天之灵。
所有的女子尸体都一一埋入土中,下午就让百姓们指认,堂堂正正的立个木碑,至于石墓碑,还真立不起。
书籍被一一整理好,放于桌上,只打算里面被搬空,就烧了。
里面藏污纳垢,正好明晚上烧,也给阳县人民来个篝火晚会。
十四来报说,囚牢里的死刑犯都是无罪的,跟当初丹县一样的情况。
有的,是想来个刺杀县令,结果没成功。
“杨士奇?”“彭越?”
翻着死囚名册,朱远重复这两个名字。
一向博闻强记、办事利落的十四,此前专门就把死囚们的来龙去脉,了解个通透。
看老大对这两个名字感兴趣,立刻把这两个人的来历和出处,说了个详细。
原来这彭越是个游侠,初来乍到,打抱不平,仗着武艺好,想刺杀阳县令,只不过被使阴招,一照面就失败。
至于这杨士奇则是孤身一人游历到此,书生意气,嫉恶如仇,因辱骂县令直接被关进了死牢,若是朱远不来,两人原本直接定的今天就斩立决的。
“大帅,他们非要说当面感谢您,都被放了也不走。”
十一已经饿的肚子咕咕叫,直接言道,是不是看咱们军队有前途,所以才故意这么说?
十四立刻笑道,大有可能。
忙了一早晨,午时又忙着主持行刑,公布清除以前所欠官府之赋税,取消一切苛捐杂税,田亩税收也由10取8定为10取5等事,的确是心神疲乏。
朱远看着弟兄们都是嘴上硬撑,“干脆叫他们来一起吃午饭吧。”
“老大,我们还不饿。”
话落,是此起彼伏的咕咕叫。
朱远一乐,无奈说道,自己也饿了,正好牢房里估计也不可能给死囚们什么吃的,一举两得。
作者有话要说:为了起这个口号,真想了一天,得响亮不是。
至于明朝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原!立纲陈记,救济斯民!”可惜还真用不上。
第24章 杨士奇
遍布黑臭鼠蚁,阴森恐怖的死牢,落在最后的杨士奇被患难至交,彭越大哥扶着慢吞吞出去。
即使饿的支撑不住,杨士奇还是一步步坚定的挪着。
原本还以为自己这次定要一命呜呼,万万没想到,居然否极泰来。
彭越看着他这样逞强,直说道,洒家背你出去吧。
杨士奇摇摇头,原本牛马不相干的两人,因为此难,在牢狱里拜了把子,也是世事无常。
自幼丧父,儿时丧母,杨士奇死死记得母亲临终前的教诲,毕生只愿遇一英主,一展心中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