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同人)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117)
珠儿哥哥想跟他讨论诗词,他说珠儿哥哥好为人师。
大姐姐想邀请他一起温书,他说丫头片子懂什么?
他还不许我跟哥哥姐姐一起玩,还是大哥哥警告他,他才不敢阻拦孙儿了。“
贾琮这一告状,贾琏又挨了十个手板子。
不仅如此,就连贾赦张氏也有了不是。
张氏是媳妇,贾代善不好责骂。
又把贾赦拧上山去,足足骂了两刻钟。
贾赦这回没挨打,却被喷了一脸的吐沫星子。
他也很憋屈。
回家去又不敢跟夫人甩脸。
他想收拾雅惠。
雅惠哭哭啼啼:“奴婢自知罪孽深重,等我生下孩子,不用爷说,我去自裁,给姐姐的孩子抵命。”
贾赦又下不了手。
他心情烦躁,也不回去正房,回去了张氏也不许他在屋里过夜。
出去喝酒,贾代善又要打人。
他转身去了书斋,召集一般丫头小子吃酒作乐。
贾赦这个人不算恶人,但是贪色花心刻在骨子里。
王氏谋害大房,他跟张氏双剑合璧。
贾赦也肯俯就妻子。
张氏也肯包容夫君。
如今没有外敌,两人就掐上了。
贾瑚不回家来,两人都不说话。
贾代善知悉,恨不得打死贾赦算了。
四月下旬。
小花精终于知道祖父这些时间忙碌什么去了。
四月十八的晌上午,六部刚开衙,就有一个穿着破乱,叫花子一样的老妇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敲响了登闻鼓。
刑部尚书还迷瞪眼呢,听到登闻鼓,那鼓声就跟砸在他心口一般。
一下子心血上头,只要晕菜。
一般人不会敲响登闻鼓。
只有冤深似海,求告无门的人才会这般告状。
敲了登闻鼓,一般要滚钉板。
多少人滚钉板没有下来就死了。
除非有人照应,或者你身怀绝技,否则九死一生。
这也是杜绝有人诬告。
跟民告官先打四十杀威棒是一回事。
这样一位乞丐一样的妇人,竟然敲了登闻鼓,可见冤枉大了。
刑部尚书命人将击鼓人带上堂,一看这个告状人情形,心知妇人冤枉大。
不然不会这个惨状。
尚书大人还是先把告御状的规矩说了,最后劝慰说:“多大的气性也别跟命过不去。
命只有一条,死了就再也没有了。
没有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
妇人却嘭嘭嘭碰碰的磕头:“大人的好心,民妇心领了。
但是,民妇全家都死绝了,活着也是行尸走肉。
憋着这口气,死了也不能闭眼。
索性拼一场,死个痛快,也跟家人团聚了。”
这个宁死不屈的模样,刑部尚书也没法子,只能让人滚钉板,然后把人送去乾清宫诉说冤情。
尚书大人不忍心看。
却没想到,这个妇人滚钉板之后,竟活下来了。
虽然浑身鲜血,确实活着。
尚书大人顿时明白,这个妇人只怕没有那么简单,这是受到了高人指点。
一是身上的衣衫。
虽然穿的破破烂烂,看似补了又补,却如同铠甲一般。
再有,他注意到了,滚钉板时候牵起的那道白布,却是绷紧了。
这种滚钉板,白布崩的松与紧有区别。
松了,全靠犯人自己滚。
绷紧了,就可以帮着使力 ,犯人滚起来就非常快。
速度快借着惯性滚出去,伤口浅,出血也少。
人犯不过受些皮肉苦,性命却无碍。
民妇包扎之后被送去了乾清宫。
嘉和帝当着百官亲自审问。
妇人告的是谁呢?
告的是杭州知府。
这个妇人是杭州府人。
夫家姓罗。
家里有良田千亩,在杭州开着粮行。
去年江南遭灾,他们家捐赠米粮千石,还一直响应知府的号召,平价抛售粮食。
去年年底,朝廷派遣钦差下去视察灾情与赈灾的情况。
杭州知府因为要应付检查,向罗家借钱借粮食。
罗家是个大家族,除了库存的一千石粮食借给知府,还从族里收了一千石粮。
除此之外,还借给知府十万雪花银。
往年罗家也这么干过。
知府都很讲信誉,事后都归还了。
然而,今年却变了样。
罗家跟知府家关系不错,两家是通家之好。
祸事的开端,是一场迎接钦差的宴会。
知府摆宴迎接钦差。
杭州的富商都来送礼,想结识京都贵人。
罗家的夫人带着一个媳妇,两个闺女进府见识。
本来好好的,男人在前面吃酒谈事儿。
她们婆媳母女在后面奉承夫人。
谁知道,她去了一趟蹬东之所。
回来之后,媳妇不见了,两个闺女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