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同人)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607)
或者说没有真正杀过敌人。
嘉和帝怕儿子们夺嫡,祸起萧墙,却把儿子们都养废了。
现而今的皇子们,跟开国时期的皇子的战力,那是无法比拟。
嘉和帝差不多把贾代善用废了,然后剥夺了他的兵权。
偏偏乾元帝这个第三代太平皇帝想要开疆拓土,想让贾代善把军中的旧部捡起来。
皇室宗亲无人出头领兵,乾元帝再次跟小花精提起贾代善领兵的事情。
小花精言道:“臣妾祖父之所以提出那些条件,自有缘故,一则年纪老迈,力不从心。
荣府在军中虽有旧部,毕竟过去二十几年,生个儿子都成人了,谁知那些人变心没有?
二则,祖父是怕步入卫家的后尘。
陛下应该知道,祖父一直致力于荣府儿孙弃武学文,向书香门第转化。
荣府子弟练武强身,几乎无人学习兵法。
长兄与三兄也是赶鸭子上架,入了行伍。
他们不懂兵法,也没上过战阵。
若说领兵挂帅,卫堃将军,冯唐将军,都比祖父合适。”
乾元帝道:“卫堃刚刚战败,冯唐父子附逆,很难服众。
昨日又有甘肃邸报,小股瓦刺夜袭甘肃,斩杀百姓,掳掠粮草。”
小花精讶异:“不是已经下旨严防死守呢?”
乾元帝道:“他们掳掠的边城周边的小镇,卫所人手不足,防不胜防。辛亏百姓抢收大半粮食。”
为了缩减国库开支,嘉和帝与乾元帝的做法都是,南方有战事从北方调兵,北方有战事从南方调兵。
现如今,朝廷从北方战线抽掉了三万兵马驰援海疆。
北方将士陆战,海疆水师负责海战。
正是因此,北方防御出现漏洞。
嘉和帝与乾元帝其实都属于不懂兵法瞎指挥。
乾元帝只是学习他爹,情有可谅。
但愿能够吸取教训,听进去贾代善的纳谏,改正错误。
翌日,乾元帝叫大起,商议出兵事宜。
内阁首辅主张招抚。
兵部尚书于浩然,主张给予回击,把瓦刺打残,不是招抚,而是降服纳贡。
丁浩然还主张,不能再跟之前那样,无限制的赏赐。
瓦刺不仅不会感恩,还会用粮食财帛招兵买马,卷土重来。
文官武官再次吵嚷一团。
兵部尚书也只是懂得兵马的文官。
武将并不愿意开战。
卫将军的官司悬而未决,这个时候谁出头领兵,谁就时傻瓜。
边关不稳命武将卖命。
打赢了,满朝文官跟着升官晋级。
打败了,武官掉脑袋。
在武官眼里,文官就是光说不练的无耻之徒。
乾元帝在金殿大声喝问,计将安出?
文武百官顿时闭嘴,殿堂上鸦雀不闻。
乾元帝气得很:“曹将军?”
曹将军祖上曾经镇守宁夏,不过,太平时期,被夺了兵权。
如今曹家有个千户的爵位。
但是,子嗣大多成了纨绔,不读兵书不习武。
曹将军(千户)府只剩下个空架子。
满门上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曹千户出列跪倒:“微臣惶恐。”
忠靖王今日在朝堂。
他的王妃出自杨家,卫夫人出身杨家,这两家是连襟。
忠靖王可是不怕乾元帝,更不怕关家。
皇室出错,嘉和帝父子斩尽杀绝,对于关家却法外开恩,凭什么呢?
凭他关家女儿长得美?
老忠靖王,跟嘉和帝是堂兄弟。
当初夺嫡,嘉和帝的父亲胜出,其余兄弟封王。
忠靖王府,裕亲王府,豫亲王府都是这么来的。
他出列禀奏:“臣启陛下,老臣以为,督察院左都御史关英,世代忠良。
其兄关华曾经监军,舌战文武,累死三军。
关英功底不输其兄,口诛笔伐,可灭杀将军。
陛下可令他去大同城头骂战瓦刺,必定能够马到成功,凯旋而归。”
忠靖王言罢,满朝文武差点失笑。
乾元帝鼻子差点气歪了。
忠靖王昨日拒绝领兵,今日大放厥词。
乾元帝差点拍桌子。
裕亲王心里觉得痛快,却是刚刚解禁。
他出头露面呵斥忠靖王:“老五胡咧咧什么啊?还不给陛下谢罪?你有条陈只管禀奏陛下,有你这么做王叔呢?”
安平安这时候也出列和稀泥:“忠靖王啊,你这不地道啊!
那关家的事情差不多三十年前的事情,连本王也不大清楚,那时候陛下才十几岁呢。”
忠靖王跪地认错。
安亲王这时拱手:“陛下,本王有话禀奏。”
乾元帝对这个叔父有几分亲情:“叔父有话直说,无需请示。”
安平王道:“忠靖王话说的不中听,却说中眼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