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潮水带星来(119)

作者:韶芊 阅读记录

原来,秦始皇曾谕令玉匠把和氏璧雕成玉玺,用以替代遗失的九鼎,作为天子的象征,又指定丞相李斯在玉玺上写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篆字,再由玉匠刻出字迹。从此以后,这个玉玺就成为汉族皇室正统的象征。

秦朝灭亡后,秦王子婴将传国玉玺献给了汉高祖刘邦。王莽篡汉后,向孝元皇太后逼索玉玺,太后大怒,掷下玉玺,落地摔破了一角。尽管王莽命令工匠以黄金镶补,而且补得很精巧,却终究看得出是缺角所致。王莽败亡后,传国玉玺落入更始帝刘玄手中。后来,刘玄被赤眉军打败,传国玉玺则落入刘盆子之手。直到赤眉兵败,才献玺于汉光武帝刘秀尊前。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因此获得了传国玉玺。汉献帝禅让给曹丕时,当然将传国玉玺献给了曹魏。西晋篡魏后,玉玺归晋。

西晋永嘉之乱后,晋怀帝被俘,传国玉玺即归前赵。后赵的石勒灭前赵而得此玉玺。后来,传国玉玺在胡人政权之间数度转手,归于冉魏时,冉魏因战乱而向东晋求援,传国玉玺又改属东晋,然后就在南朝的宋、齐、梁、陈代代相传。

杨广灭陈后,传国玉玺自然属于大隋皇室。自从杨广在江都行宫遇弑,萧珻就慎重保存着传国玉玺。所幸宇文化及迷恋萧珻,认为传国玉玺由萧珻保管也是一样,从未逼她交出来。到了窦建德诛杀宇文化及以后,窦建德起初尊奉洛阳的杨侗为皇帝,当然不会向萧珻索取传国玉玺。甚至在王世充篡夺了杨侗的皇位之后,窦建德慢慢朝向称帝的道路迈进,尚未摆明态度,突厥可汗就把萧珻带走了。萧珻回顾这些因缘际会,自觉真是很幸运,十二年来,一直保住了传国玉玺。

由于传国玉玺在汉族文化之中的地位无比崇高,当代汉人普遍认定了得玉玺者得天下。如此看来,定襄郡的隋国虽小,可是传国玉玺在隋王杨政道手中,照理说,杨政道就才是天命所归的天子。大唐领土即使再辽阔,但大唐皇室没有传国玉玺,就名不正言不顺。因此,这是李渊打从逼迫杨侑禅让而自立以来,解决不了的心病。到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夺权以后,他自知比父皇更为得位不正,难免更加迫切想要靠传国玉玺来正名。

萧珻看得出来,李世民无限渴望也确实需要传国玉玺。同时,萧珻也深知大隋气数已尽,就连定襄郡的隋国也不复存在了,留着传国玉玺毫无用处,不如给他。不过,萧珻将传国玉玺交给李世民时,顺带提出了两项要求,一是善待已归顺大唐的突利可汗,二是如果唐军彻底击败颉利可汗,请给他一条生路!

这两项要求包括了颉利可汗的叛逆侄子突利可汗,因为,萧珻的庶女杨絮已经嫁给了突利可汗,萧珻希望絮儿得享富贵。至于颉利可汗这些年来庇护萧珻与杨政道,萧珻当然更要感恩图报。

其实,无论李世民答不答应这两项要求,萧珻都得献出传国玉玺,她根本没有实力或能力来跟李世民谈条件。好在李世民天性向来愛给人面子,立即点头允诺,并慷慨表示,此外还要给杨政道一个称为员外散骑侍郎的官衔。

君无戏言。李世民首先任命了突利可汗为右卫大将军,封爵北平郡王,食邑七百户;后来,当李靖率领的大军攻入了突厥退守的碛口,李靖也谨遵圣旨,生擒了颉利可汗。问题是,李世民并未交代李靖不杀颉利可汗的可贺敦,亦即大隋义成公主杨仪。李靖早就从所获情报之中得知,杨仪为了复兴大隋,曾经多次鼓动颉利可汗南侵,李靖向来把杨仪视为祸害,加上杨仪不肯投降,态度强硬,李靖一气之下,就杀了杨仪。

萧珻闻讯大惊!她做梦也想不到,李靖居然会不放过杨仪!向来战胜者通常只杀战败方的男人,而会俘虏战败方的女人,这就是为何萧珻只请求李世民别杀颉利可汗,而未曾提到义成公主。直到惊闻噩耗,萧珻才忽然想起来,隋军消灭陈国时,前锋将领高颎也处决了陈国贵妃张丽华。由此可见,李靖所为并非没有前例。张丽华与杨仪有个共同点,亦即涉入夫君的国家大事,不像一般后宫女人那样不过问政治。难道,只因为她们介入了男人之间的争端,所以战胜者把她们当作男人一样看待?

沉思至此,萧珻不禁极为懊恼自己没有及早想到张丽华之死,没有趁早为杨仪向李世民求情!萧珻含泪回忆在定襄郡那十年,杨仪时常来探望,总会带来各种美容用品,然后姑嫂两人一起使用,共渡了不少愉快的时光……

上一篇: 小山重叠金明灭 下一篇: 终降天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