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潮水带星来(54)

作者:韶芊 阅读记录

陈婤失去了再寻短见的冲动,但是仍然不认命,那该怎么办呢?她只能劝自己稍安勿躁,慢慢想办法。

如此安静的日子只过了三天,大业元年的阴历除夕(西元606年阳历二月十二日)就到了。杨广在迷楼一楼大厅开设晚宴,款待皇亲国戚。他吩咐一名太监传口信给陈婤,问她要不要参加?陈婤婉拒了。杨广就叫那名太监把顶层阁楼的房门锁起来,把陈婤、锦绣两人都锁在里面。

套房小厅圆桌上放着准备过年用的各色点心、果品,陈婤与锦绣不至于挨饿,只是没有温热的年夜饭可吃而已。她们俩听得见楼下的动静。一楼大厅的豪华晚宴过后,杨广率众上楼,让众人在灯火通明的二楼、三楼玩捉迷藏。他们嘻嘻哈哈的笑声很响亮,不断往上传入阁楼。

陈婤猜想:皇帝八成还把婤儿当成愛玩的小孩,以为婤儿听到这些嬉闹声,会后悔没去除夕晚宴。殊不知,婤儿惨遭杨暕愚弄又玩弄之后,已在一夕之间长大了!

由于陈婤喜愛看书,当她被锁在迷楼顶层阁楼上,就连三楼都不得下去时,她也不会寂寞无聊。锦绣在过年前就拜讬太监们,从行宫的书库搬了许多书过来。陈婤每天一卷书接一卷书看,想要从书中汲取智慧,以应付生平最大的难关!

阴历年的十五天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元宵节。这是陈婤虚岁十八岁生日。她不由得记起了整整三年前,她该及笄而不肯及笄的元夕生日,在大兴宫苑之中,杨暕赠予随身的翡翠玉佩,说是生日礼物,婤儿一定要收……

那一刻的惊喜在这一天回顾,却变得格外刺心!陈婤满腔伤痛,含恨取出了那块依然碧绿剔透的翡翠玉佩,走到了一个小窗子前,把原本只开一条细缝透气的双扇窗户推得敞开,就顺手将翡翠玉佩狠狠扔了出去!然后,她不禁又痛哭了一场。直到黄昏,泪痕犹未干。

这一晚,杨广在迷楼一楼的大厅举行元宵晚宴。他并未再派遣太监问陈婤要不要赴宴,但指使一名宫女交给陈婤一套新衣裳,说是送她过生日,并附赠了一个精美的卷轴,卷纸上写着一首题名为《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的五言诗:

佛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陈婤饱读诗书,看得出来这位皇帝诗才甚高。尽管头两句都使用“天上”稍嫌重复,但此诗写元夕夜景,每一句都勾勒出了如在目前的景象,尤以其中的“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最具有灵活的动态美,令陈婤不得不激赏!

杨广既是诗人,品味自然不凡。他吩咐宫廷裁缝给陈婤做的新衣裳,主色虽是亮丽眩目的桃红,却一点也不土气,镶上月白色滚边,倒显得颇有仙气。

陈婤眼看这艳而不俗的桃红色,当下想起了萧皇后说过,皇帝谕示,婤儿小时候就给姑姑收养了,算是皇室的童养媳,不必给生父守孝三年,已经守了一年就算足够了。

皇帝这种说法在陈婤看来,未免强辞夺理。不过,她转念一想:如果自己要在受封入后宫之前了结此生,那铁定是守不满三年孝了,早点除孝也罢。既然来日无多,不如放纵一下,尽情享受自己的喜好。

陈婤从小爱穿新装。在这方面,她和大她不止二十岁的萧珻一直是同好。

自从仁寿四年阴历十一月下旬(西元604年阳历十二月中旬)开始守父孝,陈婤已有将近十四个月没添过新装了。难怪她看这套新衣裳华丽而不失秀雅,会不免心动……

陈婤换上了桃红色锦缎新装。她随即发觉,这套衣裳做得出奇合身!当然,宫廷裁缝早有她尺寸的记录,可是她通常会要求裁缝把胸围、臀围的部份做宽鬆一点,不知为何这次没有那样做?难道,皇帝特别交代了裁缝不要做那么宽大?日理万机的皇帝怎会管那种细节呢?

无论如何,这套新装把陈婤最近几年来有意掩饰的身材曲线都彰显出来了。她略感羞赧,却又舍不得换下来。况且,锦绣在一旁直誇好看!陈婤就暗想:反正不出门,衣裳紧一点,倒也无所谓。

陈婤继续穿着桃红色锦缎新装,与锦绣共用御厨房送来的雪菜鹅脯肉汤饼(当代的汤饼即后世的汤麵),以及松子鲍鱼片、香糟小黄鱼、虾米细干丝、金针木耳丝等小菜,作为晚膳。她确实不把锦绣当下人看,坚持要锦绣同桌而食。

餐后,两人像姐妹一般喝茶闲聊。陈婤把皇帝的元夕诗逐字逐句解释给锦绣听,又背出了一些记忆中的灯谜,给锦绣猜,作为消遣。谈笑着,不觉夜渐深,楼下的晚宴也散了。

上一篇: 小山重叠金明灭 下一篇: 终降天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