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带星来(7)
陈蕙的幼妹临川公主陈芷也在大隋皇宫中当宫女,就不如陈蕙好运了。独孤皇后派虚岁才十二的陈芷去服侍小女儿兰陵公主。由于虚岁十七的兰陵公主一年前嫁的夫君刚病逝,她回娘家来守寡,情绪难免低落,对陈芷也就无心关照,任由嬷嬷们对陈芷颐指气使。
陈芷与陈叔宝的第四女广德公主陈娟同年。陈娟被送到了杨广的晋王府,作为晋王妃萧珻的侍女。
萧珻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这位梁国末代公主,将有一名陈国末代公主在身旁伺候……
晋王镇扬州
大隋开皇十年(西元590年)仲冬,江南士族豪强由于不满大隋把陈国留下的地方官员一律撤换,又推行清查户口之类新政策,纷纷举兵叛变。大隋皇帝杨坚派遣内史令杨素率军平乱,总算在年底之前,大致平定了江南。随后,为了确保江南长治久安,杨坚下旨任命儿子们之中最具才干的晋王杨广从并州总管任上与扬州总管秦王杨俊对调,让杨广治理江南。
迁往江都之前,杨广与萧珻曾在大兴城隆政坊济法寺举办了一场佛事,为早夭的第三子超度亡灵。这个儿子实为萧琼所生,但为了瞒住最看不惯庶子的独孤皇后,而当作嫡子养育。萧琼反而未能出席亲生儿子的葬礼。
虽然杨广忌惮母后,本来并不想要庶子,生下来以后却相当喜欢,只是不确定该如何给他取学名?原来,杨广的三个嫡生子女名字都从日字旁,可是这一胎并非萧珻所生,是否应要显示区别呢?或者,既然对外宣称他是嫡子,干脆也用一个日字旁的字?杨广尚未想定,这个小儿子居然就夭折了!他不禁深感愧疚、倍加悲恸……
由于萧珻总跟着她的亲生子女一起叫新生儿“小弟”,杨广终究决定了选用与弟同音的旳字,作为早殇幼子的学名。只不过稚儿已去,就没有公开这个名字。
杨广含泪亲笔为旳儿写下了一篇《殇子铭》,作为墓志铭:
世途若幻,生死如浮。殇子何短,彭祖何修!呜呼馀子!有逝无留,永为法种,长依法俦。
办完了这场丧事,夫妻俩就开始准备远行了。忙碌有助于冲淡杨广的哀思。至于萧珻,纵然旳儿并非她亲生,她还是颇感遗憾,不过当然没有旳儿的生母萧琼那么痛不欲生。
何况,若不是萧珻力主保胎,旳儿根本不会来到这世上。萧珻对这孩子只有恩典,没有亏欠,就比较想得开。她尽力安慰杨广与萧琼,也希望换个环境,能让他们两人都慢慢开朗起来。
到了江都以后,萧珻适应得很快。她是江陵人,自然喜欢同属长江流域鱼米之乡的江都。在江都,她恢复了婚前身为西梁公主时经常吃鱼的习惯。
贤慧的萧珻有时候亲自下厨,用蒜蓉、姜末、橘皮粉、白梅粉、熟粟黄、粳米饭、盐、豆酱等八种材料制成蘸酱,来搭配当代流行的生鱼片。对于萧珻亲手做的蘸酱,杨广总会赞不绝口。
虽然,杨广为了讨好笃信佛教的父皇,刚到扬州上任,就宣布接受菩萨戒,还特地敦请天台寺的智颧禅师到江都的大召寺来主持受戒典礼,但是,杨广的戒规并不包括茹素,他照吃荤食。只不过,生于北方的杨广原本吃肉较多,而很少吃鱼。直到出任扬州总管,杨广的口味才开始被萧珻同化。
夫妻俩不但喜爱扬州美食,更欣赏当地的美景。他们一家在江都安定下来以后,正逢开皇十一年(西元591年)仲春,繁花似锦,夫妻两人就时常前往粉红樱花灿开的湖滨,挑选一家酒店举办宴会,在开窗面向湖景的两个大厅内,分别招待江南名士与他们的女眷,以笼络人心。
春季欢宴时,深具诗才的杨广往往诗兴大发,当场挥毫。其中以一首《宴东堂诗》最为众人称道:
雨罢春光润,日落暝霞晖。
海榴舒欲尽,山樱开未飞。
清音出歌扇,浮香飘舞衣。
翠帐全临户,金屏半隐扉。
风花意无极,芳树晓禽归。
当时序由春入夏,杨广在某个宴会上又即兴创作了一首《江都夏》:
黄梅雨细麦秋轻,枫叶萧萧江水平。
飞楼绮观轩若惊,花簟罗帏当夜清。
菱潭落日双凫舫,绿水红妆两摇渌。
还似扶桑碧海上,谁肯空歌采莲唱。
此外,在夏日傍晚,杨广与萧珻有时候会沿着江边散步,观赏夕阳。那也触动了杨广的灵感,而写下了一首《夏日临江》:
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
日落沧江静,云散远山空。
鹭飞林外白,莲开水上红。
逍遥有余兴,怅望情不终。
此诗中的“逍遥有余兴”,特别适合形容杨广与萧珻在江都的婚姻生活。尤其到了秋收之后,地方上事务较少,杨广更有空闲与萧珻共享更多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