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带星来(80)
“好了,天黑了,我们该回行宫去了。”杨广收起了笑意,正色说道。
杨广牵着陈婤的纤手,带陈婤回到了座骑旁边,把她抱上马,自己也一跃上了马背。马蹄达达,在江潮声中,披星戴月,迈向归程。
驰道两旁有一柱接一柱油灯,为星月增光。双人单骑一路北返,不疾不徐。陈婤享受着扑面吹来的春夜香风,以及杨广从她身后包围过来的体温,也感受到了杨广的生理冲动。然而,杨广这一次竟然压抑着,并没有在马背上采取行动。陈婤暗自揣测:这必定是为了姑姑的冥诞,皇上以禁欲来表达纪念……
这么一想,陈婤益发认定了杨广不但是天下至尊的圣君,更是举世难得的情种!陈婤对杨广的崇拜、同情,与愛慕,自然都越来越深了……
風交征旆揚
大业七年阴历二月十九日(西元611年阳历四月七日),大隋皇帝杨广率领后宫后妃与朝廷重臣,从江都的码头上船,但并非航返洛阳,而是北上涿郡。一行人于阴历四月十五日(阳历六月一日)抵达涿郡的临朔宫。
杨广在临朔宫下诏总征天下之兵,制造各类军需品,准备攻打高句丽。他不顾这一年之内山东、河南发生严重水灾,民不聊生,以至于山东的王薄、窦建德与河南的翟让等人聚众造反、酿成民变,仍然一意孤行,有一个重大的原因是,他听了黄门侍郎裴矩引述史书,指出高句丽的国土原为商朝箕子所封之地,在汉、晋等朝代又皆为郡县。
既然杨广全心全意要开疆拓土,缔造空前宏大的版图,就无法忍受天下有一片土地曾受中原某些朝代统治,而目前却不属于大隋。尤其他眼看边境各小国皆遣使入朝称臣,唯独高句丽例外,甚至在大业三年(西元607年)仲秋于突厥穹庐偶遇高句丽使者,亲自点名要高句丽国王来朝之后,高句丽依然毫无反应!那更激怒了杨广。他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
杨广虚荣心太重、领导欲太强,实在令他的发妻萧珻莫可奈何。萧珻试遍了各种方法,竭力劝阻,也动用了杨广最宠爱的陈婤再三进谏,却一概无效。杨广为了要超越汉武帝,不惜暂别他似乎一天也离不开的陈婤,这使得萧珻真不知该作何感想?
大业八年阴历大年初三(西元612年阳历二月九日),杨广亲率一百多万大军,誓师出征。军队人数太多,一队接一队出发,直到四十天后,最后一队才驰出涿郡。
杨广自恃阵容庞大,自认胜券在握,就在行军途中写下了一首气势雄浑的《白马篇》:
白马金具装,横行辽水傍。
问是谁家子?宿卫羽林郎。
文犀六属铠,宝剑七星光。
山虚弓响彻,地迥角声长。
宛河推勇气,陇蜀擅威强。
轮台受降虏,高阙翦名王。
射熊入飞观,校猎下长杨。
英名欺卫霍,智策蔑平良。
岛夷时失礼,卉服犯边疆。
征兵集蓟北,轻骑出渔阳。
集军随日晕,挑战逐星芒。
阵移龙势动,营开虎翼张。
冲冠入死地,攘臂越金汤。
尘飞战鼓急,风交征旆扬。
转斗平华地,追奔扫带方。
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力彰。
会令千载后,流誉满旗常。
他派人送了一份抄本回临朔宫,并传口谕表示:这是要先给萧皇后展读,再由皇后转给妃嫔们传阅。他以为,她们看了,都会更加崇拜他。殊不知,至少他最在意的萧珻与陈婤两人,其实都还是反对这场并无必要的战争。
当萧珻召集了伴随圣驾到临朔宫的少数妃嫔时,由于杨广把最资深的妃子陈娟留在江都管理行宫,而陈婤在临朔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萧珻就吩咐宫女把她自己看过的《白马篇》第一个拿给陈婤。陈婤看了,随即以忧虑的眼神望向萧珻。后妃二人对视,不约而同记起了《汉书》之中有一句名言:“恃国家之大,矜人民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只是都不好说出口。
“此诗写活了皇上的雄才伟略。”萧珻尽量掩饰内心不妙的预感,以庄重的态度环视众妃嫔,淡定说道:“皇上骁勇善战,只须留意不要太轻敌,必定能够速战速决,早日凯旋荣归!”
虽然萧珻只在言辞之间稍微提到了“轻敌”二字,这却是她心头最沉重的牵挂。她太了解杨广了!
果然,杨广就是太轻敌了,因此接连中了高句丽诈降、诱敌、埋伏之类圈套。无论在水路或陆路方面,隋军皆受重挫,而且补给线拖得太长,粮食也日渐耗尽了。
隋军苦战了半年多,终归溃败。杨广不得不在阴历七月二十五日(阳历八月二十七日)宣告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