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潮水带星来(86)

作者: 韶芊 阅读记录

此外,张忻也提出了肝主眼,而人体中毒后,肝内未清的餘毒不免会刺激眼睛的血脉,导致眼白血丝增加。陈婤一听,内心更难过了。

张忻看陈婤情绪低落,就温言软语劝慰道:“最多就是以后每天眼白都略有血丝,不碍事的,不痛也不痒。”

“你不明白!”陈婤轻叹道:“女人比较愛美,照镜子照见了眼白有血丝,就是会难受。”

“贵人娘娘是天仙化人,无论如何都还是很美。”张忻由衷说道:“十分的美貌即使让少许血丝减了半分,还有九分半,何必一定要十全十美呢?相信在皇上眼中,这九分半也就像十分一样美,甚至更美,因为,贵人娘娘让皇上看到了一颗最美的心。”

陈婤听呆了,直觉这是此生所得到过最中肯的开导,也是最真诚的赞美!同时,她也看见了张忻的心---那颗只管付出、不求任何回报的心……

这个貌似平凡的男人,其实拥有极为高贵的心灵。陈婤只遗憾:他不是个女人!假如他是女人,即可结为知己。偏偏他是男人,皇上绝无可能让他成为婤儿的朋友,只怕从雁门回到洛阳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他了……

陈婤暗自沉思至此,若有所失。然而在表面上,她仅仅对张忻婉言道谢而已。她把握着分寸,依旧确信:皇上是婤儿心目中唯一的盖世英雄……

谨呈述志赋

大业十二年(西元616年)阴历正月,全国一百九十郡有二十多郡的地方官员在前往东都洛阳朝拜途中,被盗贼占领的区域阻隔,无法通行。同样的动乱也挡住了不少外国使节,以致朝贡大会远远不如往年盛况。大隋皇帝杨广这才意识到了民变有多么严重,分遣使者到各地去发兵讨捕盗贼。

虽然官方努力平乱,但是自从三征高句丽以来,国力消耗过度,民不聊生,有太多民众吃不饱、穿不暖,不惜铤而走险,官府抓不胜抓。其中一名流寇甄翟儿甚至有十万人追随!这十万人在阴历四月攻向太原时,大隋将领潘长文率军前往镇压,却反而战败身亡。

就在太原兵荒马乱的阴历四月,东都洛阳的显阳门发生了火灾,居然查不出原因,难免引起了流言。到了阴历五月初一(阳历五月二十一日),天象出现日全蚀,那就更导致人心惶惶!

自古以来,日蚀往往被视为上天给皇帝的警告或惩罚,日全蚀更是大凶之兆。杨广熟读史书,当然晓得汉文帝曾为日蚀下过罪己诏。然而,杨广太好强了,他不可能下诏承认自己犯了任何错误。他的皇后萧珻看在眼里,真是急在心里!

萧珻非常了解杨广,深知杨广纵然逞强,对日全蚀必然心生疑惧,因此这是向他提出忠告的最佳时机。只是该用什么方式呢?萧珻费尽思量,才决定要采取间接、迂廻的做法,写一篇表面上是作为自我勉励之用的《述志赋》:

承积善之余庆,备箕帚于皇庭。恐修名之不立,将负累于先灵。

乃夙夜而匪懈,实寅惧于玄冥。虽自强而不息,亮愚朦之所滞。

思竭节于天衢,才追心而弗逮。实庸薄之多幸,荷隆宠之嘉惠。

赖天高而地厚,属王道之升平。均二仪之复载,与日月而齐明。

乃春生而夏长,等品物而同荣。愿立志于恭俭,私自竞于诫盈。

孰有念于知足,苟无希于滥名。惟至德之弘深,情不迩于声色。

感怀旧之余恩,求故剑于宸极。叨不世之殊盼,谬非才而奉职。

何宠禄之逾份,抚胸襟而未识。虽沐浴于恩光,内惭惶而累息。

顾微躬之寡昧,思令淑之良难。实不遑于启处,将何情而自安!

若临深而履薄,心战栗其如寒。夫居高而必危,虑处满而防溢。

知恣夸之非道,乃摄生于冲谧。嗟宠辱之易惊,尚无为而抱一。

履谦光而守志,且愿安乎容膝。珠帘玉箔之奇,金屋瑶台之美,

虽时知道德丽可盖,明善恶之由己。荡绤烦之俗虑,岂丝伏膺于经史。

综箴诫以训心,观女图而作轨。遵古贤之令范,冀福禄之能绥。

时循躬而三省,觉今是而昨非。嗤黄老之损思,信为善之可归。

慕周姒之遗风,美虞妃之圣则。仰先哲之高才,贵至人之休德。

质菲薄而难踪,心恬愉而去惑。乃平生之耿介,实礼义之所遵。

虽生知之不敏,庶积行以成仁。惧达人之盖寡,谓何求而自陈。

诚素志之难写,同绝笔于获麟。

杨广看了,自然看得出发妻用心良苦。尽管他好面子,嘴上只是称赞皇后的文笔真有母仪天下的风范,心中却在反思《述志赋》中的“ 夫居高而必危,虑处满而防溢”……

上一篇: 小山重叠金明灭 下一篇: 终降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