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潮水带星来(94)

作者: 韶芊 阅读记录

此外,门下录事衡水李桐客上表写道:“江东卑湿,土地险狭,内奉万乘,外给三军,民不堪命,恐亦将散乱耳。”结果,御史为此弹劾李桐客谤毁朝政。这样一来,其餘公卿再也不敢提出异议了,个个阿谀谄媚,宣称江东人民期待圣驾已久,皇上过江,深得民心,可比大禹。

就在百官只敢发表违心之论的时候,最需要稳定的军心,因迁都之议而动摇了。杨广手下最精良的部队名叫骁果军,名称来自于隋文帝时代把皇帝直接掌控的骁卫和果毅两军合并。骁果军将士一律在左臂上刺了一个血鹰的图案。他们骑的是汗血宝马,穿的是明光铠甲,戴的是纯金打造的豹头盔,风光至极。本来,他们深蒙皇恩,应当全心全意拥护皇帝,但他们之中大多数是关中人,思乡情切,不想前往离家乡更远的长江南岸。

假如杨广鼓起勇气,率领骁果军北返,他们为了荣归故里,必定会拼死护驾,也会拼命杀敌。然而,军中的政策竟然鼓励他们迎娶江都当地女子为妻,显然意在促使他们落地生根。他们难免担忧:长此以往,会不会再也回不了家?

于是,郎将窦贤偷偷带着他的部队潜逃了。杨广出动了大批骑兵,把他们追捕了回来,全数处斩。偏偏杀鸡儆猴的效果不如预期,未能遏止逃兵的浪潮。这逐渐形成了杨广的心头大患。

骁果军主帅是虎贲郎将司马德戡。他眼看军心涣散,忍不住向亲信元礼、裴虔通两人抱怨道:“如今骁果军人人都想逃跑,我想禀告皇上,恐怕会被诛杀;可要是一言不发,等事情发生了,又不免灭族啊!该怎么办呢?再说,我风闻关中沦陷了以后,李孝常投靠了叛军,皇上就下令把他弟弟抓了起来,即将处死。我们家属都在西北方,怎能不顾虑类似的情况?”

元、裴二人听了,未免惶恐不已。接下来,司马德戡提议不如大伙一起逃跑,他们都点头表示赞成。

他们三人商议定了,就分头寻找志同道合者。不消多久,到了大业十四年(西元618年)阴历年期间,骁果军将士们加倍思念亲人,以返乡为号召就更有说服力了。军中的秘密组织很快吸收了内史舍人元敏、虎牙郎将赵行枢、鹰扬郎将孟秉、符玺郎李复、牛方裕、直长许弘仁、薛世良、城门郎唐奉义、勋士杨士览、医正张恺等人。

在这些成员之中,医正张恺是军医出身,曾与弟弟张忻两人在雁门事件中救了皇帝的宠妃陈婤一命,兄弟俩不仅得到了重赏,也得以进入太医署任职。太医署是大隋最高等级的医学院,其中除了师生以外,亦有行政长官十六人,包括八名官阶九品的医正。张恺、张忻两人都当上了医正。

自从在雁门救治了陈婤之后,张忻就对陈婤念念不忘。虽然他很清楚陈婤是皇帝的女人,自己不该存有非份之想,但是,感情实在并非理智所能控制。他暗中期盼还有机会再见到陈婤,因此对哥哥的出逃计划并不热衷。加上张忻为人低调,沉默寡言,张恺的同伙都没注意到张恺有个同样担任医正的弟弟。

这一伙人起初计划要在阴历三月十五日(阳历四月十五日)的月圆之夜集体逃逸。然而,赵行枢与杨士览两人拉了宇文智及入伙之后,宇文智及改变了整个秘密组织的方向。

宇文智及暗恨皇帝曾要杀他与他哥哥宇文化及,并不感激皇帝终究看在南阳公主求情份上放了他们,就趁着军心大乱,煽动道:“皇上虽然不可理喻,威令还是可行,你们大伙逃跑,就如同窦贤一样自寻死路。今天是天要亡隋,英雄并起,同心叛逆的已有数万人,不如做一番大事,成就帝王之业啊!”

一群人都受到了宇文智及鼓动。他们推举宇文化及为首领。宇文化及冷汗直流,但是,他也和他弟弟一样记恨皇帝,而想要出一口气,又念及暗恋了三十年的萧皇后风韵犹存,就咬了咬牙,打定了主意。

行动之前,张恺凭着医正的身份,在军中散布谣言:“皇上风闻了骁果军意欲谋反,就派人酿了很多毒酒,打算趁着宴会,把北方来的军人都毒死,只留下在南方招募的军队。”

骁果军将士们听了,都信以为真,而决心先下手为强。到了阴历三月十日(阳历四月十日),天气多雲多风,白日竟然阴暗得像傍晚。他们看天象异动,就决定在当天晚上起事。

入夜后,司马德戡在东城召集了数万名士兵,举火与城外相应。杨广在宫楼上远远望见了火光,也听到了外面的喧嚣,就询问是怎么回事?他有点疑心:可别是暕儿那个不肖子叛变了吧?

上一篇: 小山重叠金明灭 下一篇: 终降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