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父女有相似的犟点,也有因为成长环境而相反的思考回路。
可是童昭和程思文没吵起来,回到家后虽然句句跟父亲抬杠,可是思路清晰说话有条理。
本能电影和快穿穿书一样,会被蝴蝶效应影响。
监督点评:“我觉得这样的主角更合理了,毕竟她是名牌大学的资优生。”
编剧捂面:“实不相瞒,我也觉得她演得很可爱。”
特别是对着老爹哼的笑一下的样子,直戳他的萌点!。
然而就因为童昭给了他一点好脸色,谢父嘴唇动了一下,脱口而出:“你看今天社会新闻头版了吗?”
原本还在说笑的后台人员立马愣住。
这起码该是下两场戏发生的对话,张建忆(谢父饰演者)的潜意识怎么这么没节操?女儿跟他笑一下就说了?不怕女儿当场翻脸演不下去?说好的铺垫呢?
闻言,童昭果然敛了笑色。
她偏淡的眼眸扫过父亲,眉头皱起,轻易可见的不高兴,很不乐意继续这个话题了。
但是……
“你说。”
第88章
“那个神秘大盗肯定有不俗的轻功底子。”
童昭:“嗯,然后呢?”
谢父:“下个月中旬就是十年一次的武林大会,我怀疑是针对这次聚会发起的挑衅,因为上次还有来出席的……三位,用的都是他偷走的武器,特别是那把刀,只有梅花刀客会用雁翅刀这么吵的武器。”
雁翅刀的刀背上一般有着五个以上的打孔,悬着铜环,挥刀的时候铜环撞击在刀背上,会发出大雁叫声一样的响动。童昭继续点头问道:“那么梅花刀客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工作人员眼睁睁地看着主角的爹倒豆子一样把之后才出场的人物情报全卖了。
就连梅花刀客十年前借了高利贷只为把自己雁翅刀上的铜环全换成金环,错过了买房最好时机,一代刀客如今还在租房子住的秘闻都说了出来。这点是连导演也不知道的,史导演隐忍地看了编剧一下:“你设计的人物挺饱满。”
编剧干笑。
他就喜欢给角色偷偷增添一些永远不会被发现的奇怪设定
副导:“这里可以插播一段梅花刀客的个人秀,用谢父的介绍作旁白。”
史导演点头,立刻有助理在时间轴上增加备注。
因为不是边拍边剪的,这些备注会在进行后期处理时省却很多功夫,也避免了稍纵即逝的灵感流失。
……
被套话而不自知的谢父特别高兴,觉得闺女终于对江湖上的事感兴趣了。
于是他不知死活地提出要和女儿交手。
童昭摇头拒绝,径直走回自己的房间:“我不会再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
“怎么能说是没有意义呢?”谢父特别失落。
“你觉得有意义,那你就用你的时间去做,不要强扣在我的人生上,”在关上房门前,童昭的动作一顿,自嘲的掀了掀唇角:“我好像说了多余的话,毕竟你的所有时间一直是用在这件事上面。”
语毕,房门便和她的心房一样,牢牢地关上了。
在原定的剧情里,这里主角会大力关门以示不满。
童昭的动作却很平常,门温和地嵌进缝里,甚至没惊动空气,却比大力关上门带来的压抑感更深。镜头紧随着童昭,当她进门后,抓过放在书桌上的一把木匕首,这是父亲小时候给她的“玩具”……她的童年没有漂亮的洋娃娃没有过家家,有的只是练武和各种和武术相关的小玩具。
小时候为了获得父亲的夸奖,她学得很努力,也展现出了过人的武术天赋。
谢父的狂热,有一半是因为从女儿身上看到继承衣钵的可能性。
监控画面里的童昭沉默着,她没有表情的清艳脸庞彷佛与空气一起凝固定格。即使隔着屏幕,工作人员都能感受到那股窒息感……原剧本里的主角开头有不少争吵表达的情节来立人设,可是童昭的潜意识却将那些全删掉了,塑造出了另一个更有层次感,更压抑得令人心疼的少女。
她没沉默多久,也许才半分钟。
可是为什么压迫感会那么强?
有敏锐的工作人员察觉到了:“她把木匕首攥得很紧,用力得刀背陷入掌心了。”
“对,”史导演沉吟:“她的肢体语言特别有表现力。”
史导演年纪大,他早期上学的时候还是传统电影大行其道的时候,了解过表现派跟体验派演员--表现派会通过一些特定的表情、动作或者道具作为锚点,让观众通过这些信息了解角色。
举个通俗点的二次元例子,就是在二次元看到黑发眼镜的角色,多半会下意识地联想到腹黑和头脑派这两个关键词。商家在创造角色时,也会就着这些刻板印象去塑造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