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鬓挽(284)
他来了……
如同每一次她在濒临绝望的时候,他都会默默出现在她身侧。
或于她遮风挡雨,或于她风雨同舟。
他一直在她身侧,即便没有开口,却掷地有声。
楚洛眼眶红透。
……
祁玉双目氤氲,单膝跪下,沉声道,“陛下……末将有负陛下所托……”
祁玉身后,童贯,薛科,还有城墙上戍守的北关驻军都跟着祁玉。
李彻上前,沉声笃定,“何曾?你与北关驻军一道,浴血奋战,替朕和百姓守住了北关,北关今日在,日后也还在……”
祁玉喉间哽咽,双目通红看向李彻。
知晓这些时日艰辛的童贯和薛科,也都泪盈于眶。
李彻俯身,亲自将他扶起,“起来,同朕一道,打完这场仗9北关百姓一个安宁清净。”
“是!”祁玉拱手应声。
李彻亦起身,环顾城墙四周,朗声道,“朕亲至北关,与诸君同在,打完这场仗,朕与诸君共饮庆功酒!”
话音刚落,整个城墙上皆是高呼万岁,声震如海!经久不息!
楚洛愣愣望着眼前的男子。
分明仍是早前温和如玉的李彻,亦是成明殿中运筹帷幄的君王,而在当在眼下,战火纷飞的北关战场,却是北关驻军心中涌起的坚定信仰与万丈光芒……
……
前方呼啸而来的巴尔铁骑,纷纷勒马。
面面相觑着着。
海奇城墙上黄色的旗帜整齐划一扬起,号角声吹响,仿佛同早前从宋关关卡溃败撤回海奇北城门戍守的驻军气势全然不同,而眼下城墙上爆发的雷鸣般的声音,对方忽然见士气高涨!
大多巴尔骑兵都分不清忽得发生了什么状况。但光从城墙上的旗帜和方才响亮的呼喊声来看,应是到了不少增援……
面面相觑里,巴尔将领挥手示意停下。
有分得清状况的参军朝挥手的巴尔将领道,“城墙上挂得是皇旗,方才高呼得是万岁,好像是长风皇帝御驾亲征了!”
率领这一波攻势的巴尔将领顿住,御驾亲征,这在临近诸国都决然不是常见的事。
而御驾亲征,意味着随皇帝亲征的士兵一定不少。
这一波要不要继续进攻,要不要打,要付出什么代价,巴尔将领踟蹰。
而城墙上,李彻温声道,“开城门。”
童贯顿了顿,应声照做。
“开城门!”发令官挥着旗帜,高声响起。
厚重的城门缓缓打开,城门外凌冽的寒风呼啸而来,又似是止步于城门处。
城门内,号角声再次响起,握着旗帜的骑兵并驾齐驱,整齐而有序得出了城门口,朝前方推进。源源不断的骑兵从城门涌出,不慌不乱,场面比方才城墙上漫天的旗帜招展还要震撼人心,每一个都是北关后方坚强的后盾……
楚洛指尖不觉攥紧。
李彻温声道,“这里交给朕和祁玉,你先同大监回官邸。”
楚洛抬眸看他,他的声音温和有力,在喧嚣的城墙上如同冬日里的一抹暖阳,抚慰人心。
她颔首。
大监上前,轻声道,“大人,随老奴来。”
李彻遂才松手。
楚洛眼底盈盈水汽,跟在大监身后离开时,还不时回头。
祁玉已让童贯和薛科展开海奇城外的地形图,也伸手指着地图上的各处,同李彻说着战况,李彻已取下大麾,认真而专注的听着……
楚洛心中莫名安稳,似是有李彻在的地方,都有和煦与温暖……
终于走到石阶处,下了城墙,再见不到李彻身影,但楚洛知晓他在北关,心头好像就无再担心害怕的事情。
下了城墙,见城门处骑兵仍在并驾出城门。
再看向城门内侧,才见方才从城墙上看到的,不过九牛一毛。
大监见她怔住,温声道,“陛下亲率援军至北关,眼下不过一隅。”
一隅?楚洛心中好似服下了一枚定心丸。
马车就停在城墙下,大监扶楚洛上了马车,马车逆着骑兵行进的方向,缓缓朝官邸驶去。
楚洛又看了些时候,才放下帘栊,淡声道,“我是听说援军还要几日才会至北关,怎么会……”
大监笑道,“陛下怕北关出事,一路从京中夜以继日往北关来,陛下如此,旁人怎么能落在陛下身后?”
楚洛忽得会意,从京中到北关只用了这么长时间,应当是一听说出事,李彻就从京中赶来,巴尔偷袭北关,必定不只试探,李彻应是听到消息,便猜到对方不会轻易作罢,当机立断,否则这个时候不会有大军救援……
早前看不明白的事,仿佛因为在北关的这段时日,脑海中越渐清晰。
大监又道,“陛下担心娘娘安危,听说娘娘和大长公主被劫持,陛下几日未合过眼。原本,陛下也不应当同第一批援军一道入城的,去北城门的,陛下是听说娘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