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隋什么情况,如今的大唐是何情况,岂能同日而语。
而且看突厥来者不善,可想而知突厥哪怕已经被他们的大军打得无处容身,依然没有放弃反击,一但有机会他们定会卷土重来,和亲一事并不能解决突厥对大唐的野心,何必让公主以身犯险。
总的来说,反对的人比同意的人要多。
而作为正主,此时的李初是何情况?
昨天晚上的事太后们早提醒李初了,事情不会因为皇帝皇后以及李初的拒绝完结的。
像大臣里头,多少人冲着想让皇帝不痛快去的,能让皇帝不痛快,他们就痛快了。
再者,突厥既然打起李初的主意,怎么可能毫无准备。
有准备的人,自然会朝大唐的臣子下手,想让他们帮他们突厥一把,非把亲事促成不可。
得利又存有同皇帝一争高低,想皇帝不痛快的人,能做出什么事来根本无须细想。
都是和臣子斗智斗勇过来的人,萧太后:“群主得想想怎么让突厥再不会打你的主意,否则这件事没完。”
是的啊,没完,李初都能想到前朝吵成什么样了。
李初淡定地回答:“不急不急,有的是人比我着急,看昨天他们不就已经动手了,接下来等他们动手,我们应付即可。”
吕太后:“群主心里有什么打算?”
李初幽幽地答来:“打消突厥和亲一事算什么为难的?能得婚姻自由,往后没人催我成亲才是王道。”
宣太后:“群主真打算一辈子不嫁人了?”
就得问问清楚,李初是不是打算不嫁了?
李初无奈地解释,“嫁不嫁说不准,至少现在我不想。要是将来要被罚钱,我们现在算是有钱人,罚那点钱担得起。”
……头注点不同,李初想的是应付将来怎么受罚的事,太后们只关心李初的终身大事,不会李初打定主意往后一辈子不嫁吧?
听李初的意思确实有此打算,她们不是说反对,总觉得不太妥当。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李初难道以前受过伤害,所以才会不想嫁?
要是这样,那她们要不要想想办法帮帮李初解决心理问题?
李初哪能不知道此时此刻的她们在想什么,无力地提醒,“你们一直都让我专心搞事业,我如你们所愿不好吗?你们怎么都是一副不乐意的样子,不乐意为何?你们嫁了人日子过得如何?”
萧太后:“哪怕一开始不如何,到最后我们成了太后,很能如何。”
李初:“我生来就是公主,和你们的起点不一样,太后,将来的太后更是我亲娘,我能吃亏?”
别拿公主和太后比,公主和太后压根不是一回事,不能同日而语。
被扎一记心,萧太后:“问题是你的父母能同意你的小算盘?”
李初不以为意,“那有什么,我又没做什么损于他们,不利于他们的事,只是不肯随便嫁罢了,当公主的人只耍这么一点任性有问题?比起一个个闹腾的公主,我已经很好了。”
大唐的公主彪悍的不计其数,和离再成亲的人有多少?李初从一开始杜绝,不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让天下人再次见识到公主的彪悍难道不是好事。
萧太后:“群主想听听我让你可以避之不成亲的办法?”
李初立刻接话,“出家?带发修行?”
……一语中的,萧太后都怀疑李初到底是真的不了解大唐的历史还是假的。
李初摇摇头,“我不是遇难而避的人,大唐的公主不少,我还有个亲妹妹,想娶大唐公主,想和大唐亲上加亲的人不少,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留给后面的人备用,我非要让突厥不再想娶我不可。顺便让父亲和母亲都要答应我,我不点头的婚事,他们不会强迫我。”
吕太后:“挺好的,尤其让李治答应,只要李治点头的事,武媚娘定不会反对,群主要把握机会。”
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李初想做好一件事,那么从现在开始即要做准备了。
“公主,公主,出事了。”李初拿着书水群的时候,慈心心急如焚地冲进来。
李初询问地道:“出什么事了,急成这般?”
难得看到慈心变脸,李初好奇极出什么事了。
慈心急得心都要跳出来,连忙地道:“贺兰公子……”
没敢把话大声地说出来,慈心只好走到李初的耳边,将事情的始末同李初说个明白。
“什么!”李初想到昨天的事,更想到贺兰敏之可是还在孝期。
“父亲和母亲那里都知道了吗?”李初着急地问起来,想弄清楚李治和武媚娘是不是已经知道了。
“已经有人去禀。”慈心都报到李初的面前,慈心能知道的事,李治和武媚娘那里定然已经收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