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吧,听到李初这话,工部尚书等人都无可反驳。
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到武媚娘的面前告李初的状,没想到武媚娘全然是放纵的意思。
想到建军校的事情都不过国库直接由武媚娘拨私库来建,也就让朝中的大臣就算对军校心存不满,也不敢直言相谏。
不过最后如何建立军校还是由李初一言定夺,工部的官员在看到这不亚于太学的建筑规模时,内心无比震撼,偏偏这里面的建筑很多都是由李初拍板,纵然他们这些行家想要否定,李初却不管不顾。
哪怕和武媚娘告状,武媚娘也是放纵李初的意思,能怎么办呢,就只能看着李初按自己的意思建起大周的第一所军校。
费时三个月,军校终于建成,李初看到焕然一新的军校很满意。
在这期间,李初已经开始招生。
第一批针对的目标李初就从李氏宗亲下手;接着就是武将那些和先帝打下江山的功臣之后。多少后代变成了纨绔子弟,仗着家里从前的功劳在天子脚下胡作非为。这些人就得教,更得教的不逊于他们的祖先。
有李初亲自登门,不管多少人的心里纳闷,李初竟然连教育也插手,更是看上他们家的这些纨绔子弟时,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李初说的在理。
祖宗立下的功劳,总有挥霍完的一天,想要家族长盛不衰,就得靠后代子孙。
那么他们的儿女现在能够依靠他们而生存,不见得将来也可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学得一身好本事。
李初可劲的忽悠,重点也是提出不论男|女,只要想建功立业的,可以从现在就开始准备。
所以到最后军校建好,前来报名的人几乎已经比参加太学的人还要多。
因为军校新开张,所以免一切学杂费,也就意味着寒门子弟也可以进入军校学习。
开放式的招生方法不是没有人对此表示意见。然而,李初和武媚娘都是有钱人,两人办的事情都不经国库,不需要国家拨款。
所以军校虽然担着是国家教育部门的名号,但是从头到尾不花国家一分钱,就算想要反对,其实也是理不直,气不壮。
军校建成之后一个月,李初定下开学的日子。作为校长,李初在开学的第一天第一个上台讲话。
“军校,很多人听到军校两个字想的就是这个学校肯定是那些粗俗不堪的武将之后进来读的学校。可是我的目标是军校打造出来的人才不仅能文能武,更能扛起天下。我想要的是超越太学。你们觉得自己能够超越太学吗?”现在大周最高的学府就是太学。所有人都未能进太学而为荣。
虽然这些年来太学越发不成样子,但是依然是无数学子,挤破脑袋也想进入的学府。
李初一来就放话定论自己想要超越太学。一群或是半逼迫,或是只是想求得一个出头之路的人们全都傻眼了。
其实一群学生以前要么是纨绔子弟,要么就是寒门出身,都是没本事的人,或者是文采不显的人,想到要和太学的人一争高低,或者是超越太学的那些人,都觉得没有半点可能。
“你们肯定在想,就你们这副德性,怎么和太学的人一争长短。”李初可清楚下面这些人到底在想什么,面带笑容地将他们心中想说却不敢说出口的话说出来。
“公主,我们不是不想,只是不可能。”总是有实诚的人,因此得有人应和李初。
“但是我一定会帮你们做到,端看你们是否愿意上进,愿意证明自己绝对不比任何人差。你们想要趾高气昂的站在太学学子的面前证明给他们看,你们不仅能文能武?”李初当然知道这些人都是从骨子里认定自己不如人的。
虽然在外面那些百姓的面前,他们趾高气昂,好像不可一世,但是在真正的有能力的人面前,他们更明白自己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
所以想要让他们站起来,想要让他们有一颗上进的心,李初就得可劲的忽悠啊!
“那当然是想的。”谁不想出人头地,只是一直没有寻到机会,所以就只能靠家里养着当个纨绔子弟,在寻常百姓面前耀武扬威。
如果有一天他们能到太学学子的面前耀武扬威,那就真的是光宗耀祖。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努力。”李初要的就是他们愿意,现在不愿意,以后也一定会愿意。
现在李初就仅仅煽动他们,先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接下来一应的训练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相信他们会坚持做下的。
军校实施的是全封闭式,一个月放一次假回家,日常的时候,不是军校的人都不能自由出入军校。
至于军校的老师,全部都是李初一手定下的,文的武的,样样都有,尤其那些致仕在家的老将军,李初请他们三不五时的出门上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