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凤仵(676)+番外
“不是,有个病我想和您请教。”
徐大夫忙说不敢:“大人您请里面坐。”
宋宁坐下来,斟酌了一下言辞,和徐大夫描述赵熠的病情:“……只有助眠肯定不行,有没有辅助的针灸或者药物治疗?”
“噩梦?”徐大夫想了想,道,“针刺甲后、太冲等穴位是有用的,但个人病症程度不同,所以要具体对待。”
又道:“至于药物,以小人的经验,除了助眠和理气疏肝的药外,别的收效甚微,加上每日煎药吃药也是烦,反而增添了负担。”
宋宁觉得有道理:“针灸就比较简单简便一些?”
“是。”徐大夫道,“小人教您两处,浅刺,酸胀后停止。每日两次定有效果。”
“大人要是想学,小人现在就能教您。”
“要是大人相信小人,小人也可以代劳。”
宋宁想了想:“你教我吧。”
太后说的对,赵熠身份特殊,病情、吃药用针不易对外让人知道,更不好让别人去做。
“行,那小人失礼了,把鞋脱了给大人您示范。”
“行,我也试试我的。”
宋宁脱了鞋,两人架着一双脚在房间教学了一下午。
宋宁出来的时候,脚指都麻了。
说不疼是假的。
“我这人情回的不错了吧。”宋宁收好徐大夫送的银针,找了个饺子馆坐下来,点了饺子和肉汤,一抬头看到对面坐着个小厮,穿着丝绸的短褂,戴着黑色的平顶帽子,非常的面熟。
宋宁扬了扬眉。
对方看见了她就当没看见,把饺子吃完了就丢了钱就走了。
“等等。”宋宁跟着追上去,喊道,“这位小哥,是王大人的常随吧?”
小厮一愣,转过身来惊讶地看着宋宁:“宋大人居然记得小人,真是小人的荣幸。”
四天前太后娘娘来的时候,他站在王福贤的后面。
当时那么多人,没想到宋大人居然记得他。
“我记性好。宋宁笑着道,“今天休息?没跟着你家大人后面伺候?”
她记得王大人住城南,这里是城东。
“是啊,小人今天休息,正好来这里看望一个朋友,恰好朋友不在家,就索性在这里随便吃点回府当差去。”小厮叉手行礼,“宋大人要是没什么吩咐,小人告辞了。”
“替我向王大人问好。”宋宁含笑道。
小厮怔忪了一下,笑着应是。
宋宁望着走远的小厮。
小厮的鞋底都的泥,身上却沾着几根枯草,这可不像在城里走亲戚的样子,而仿佛是翻山越岭回来的。
“东家,饺子煮好了就给我留着,没煮就不要煮了。”宋宁丢了钱。
东家笑着道:“大人不用给钱,反正这里生意好,马上就来人吃了。”
“成,那我走了,改日再来照顾你买卖。”
宋宁顺着小厮走的方向,跟着去了。
第348章 强买的事
她纯粹是觉得这个小厮有点奇怪,再加上杨氏下午告诉她,王夫人居然失礼地在牡丹园和自己儿子一起哭。
遇到什么大事了?
上峰遇到大事居然没有找她来解决。
山不来就她,她便去就山。
小厮在巷子里左拐右拐往城南去,宋宁不急不慢地跟着,走了约莫一刻钟,到了王福贤的院子。
王福贤任山东布政使,到今年应该有六年了,但看他三月没有去京中述职,应该还要再留三年。
他的宅子离布政使司衙门不远,都在城南。
因避讳“王府”所以门上挂着门匾的是洛阳王氏。
王福贤是洛阳人。
小厮推开侧面进去,反手关了门,宋宁站在巷子里听了一下,什么都没听着,她抬头看了看内巷,顺着王家的围墙,往后走,准备到后面倒座的位置,翻进去。
她刚拐了个弯,就听到身后的巷子口听到马蹄声,随即有人从马上跳下来。
一共四个人。
宋宁惊讶不已。
为什么惊讶,因为其中三个人是昨天她和赵熠回城的时候,看到的纵快马出城的三个隆兴达的捕快,而另外一位是程之。
“程之?他在这里什么意思,难道是王家出了案子,不报理刑馆,报了隆兴达?”
这就很过分了,王福贤堂堂朝廷二品大员,在济南府的管辖范围内出了官司,居然绕过了她的理刑馆去找隆兴达。
这个弹劾的折子,她必须亲手写。
不把他斗到头破血流她不姓宋。
程之从马上下来,王家的侧门已经开了,里面出来几个小厮牵着马,又出来一位二十左右的年轻男子和一位三十左右的男子,两人迎着程之。
年纪大的急着问道:“怎么样,找到了吗?”
“没有!”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