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咸鱼六皇子(422)+番外
三阿哥这番话刚说出口,康熙马上就哑火了。
他的视线落到三阿哥身上,狠狠地瞪了他两眼,立刻将所有的火力都集中到三阿哥身上了。
“就数你最阴险狡诈!少在这里假惺惺的!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你当朕年老昏聩,听不出你言不由衷?”
“其他人也一样!你们都觉得朕偏心小六?嘴上说要奉养朕,你们扪心自问有几分真心在里面?”
“你们一个个都没有真心,还怪朕不疼宠你们?”
“……”
三阿哥不多嘴还好,他一多嘴,康熙的怒火就腾了上来。
等他骂累了才熄火。
一群皇子灰溜溜地离开,临走前还不忘去胤祜面前找找存在感,除了太子,其他人都神色复杂。
胤祜被他们看得一脸莫名。
“你们是没见过我?”
“不是!”三阿哥搂着他的脖子,赶紧摇头。
皇阿玛骂归骂,不可否认的是他有句话确实有道理,他们是没几分真心在里面,也指望不了皇阿玛能多宠他们。
对他们而言,君在前,父在后。
自他们入学第一天就明白的道理,这么多年都没变过。
六弟也许是种地种傻了,也可能这些年没有被冷落过,也没有过不平的时候,所以没有那么深刻的认知,还傻乎乎的守着那点父子之情,真心留皇阿玛在庄子上养老。
对上胤祜不明所以的眼神,三阿哥又道:“有些道理,哥哥希望你这辈子都不会懂,也无需懂!”
说完就走了。
其他人也纷纷跟他道别。
“亲哥!”胤祜一把抓住要走的太子,“什么情况?”
“没什么情况,老三被皇阿玛数落了一顿,受了点刺激。”太子不可能告诉他实情,“你安心种地,缺什么就派人回宫。”
等所有人走后,胤祜才摸了摸自己光秃秃的脑壳。
“你们有毒吧?说话说一半的人最讨厌了!”
胤祜不明所以,康熙的小日子依然舒坦,瞧着胤祜不像个会教孩子的,还把教育孩子的任务揽了过去。
又过了一个月,三个孩子在康熙的带领下,俨然一副老干部的作风,走起路来慢悠悠的,还要把手背在身后。
就不得不说小孩子的模仿能力了。
三岁大的小屁孩很快变成了小老头。
六福晋又一次痛心疾首。
等四阿哥发现时已经晚了,他家大格格言行举止都在模仿康熙,不但说话的语速一样,连皱眉的小表情也像了七成。
这是种什么感觉?
明明是个女儿,却像是多了个阿玛,四阿哥心里苦啊!
七阿哥胤祈跟他一样苦,再苦还只得自己憋着,太难受了!
这一憋,就憋到入冬了。
天气严寒,庄子上的条件始终比不上宫里。
康熙终于回宫了,四阿哥第二天就把三胖接走了,决定不让三胖接触康熙了,还要早点把孩子的坏习惯纠正过来,好好一个姑娘家的,怎么能当个小老头呢?!
……
回宫后的日子就那么舒坦了。
得知太子在张罗明年打仗的事,康熙在背后看了许久,也不多问,直到年末才将太子喊过去谈心。
太子知道康熙迟早会有问他的一天,除非康熙驾崩了,否则就会一直压在他头上,让他束手束脚。
让康熙暴毙也不是不可以。
他怕的是弟弟将来会知道真相,有些事要么不做,做了肯定会留下痕迹,太子不敢有侥幸心理。
若真有那么一天,弟弟也许不会恨他,但肯定会跟他离心。
他所有的顾虑都来自自家弟弟。
可前提是康熙别搞事,也别拖他后腿。
父子二人相对而坐,殿中的宫人立刻退了出去。
太子先给康熙倒了茶,放下了茶壶,他才开口。
“儿臣知道皇阿玛在担心什么。”说到这里,他眼皮一撩,对上康熙平静如水的眼眸,又接着说:“皇阿玛的担忧完全不必要,儿臣对西方诸国的杀意,绝非是杀戳心过重。”
“那是什么原因?”康熙问。
“皇阿玛不知内情,西方诸国对大清多有垂涎,早就在密谋入侵大清了,奈何实力不允许,只能用阴毒的法子在背后下黑手。皇阿玛可听闻过福寿膏?”
有福又有寿,听名字就是百姓所喜的字眼。
康熙确实没听过:“这是何物?”
“早在几年前,就有洋人将此物带到大清。”太子冷笑道:“此物能让人如梦似幻,飘然欲仙,沉醉其中不想醒来。它能轻易地瓦解一个人的意志力,还能掏空一个人的身体,让一个壮汉变成烂泥!更恶毒的是,用过一回便会致瘾!”
若太子所言属实,西方诸国确实是狼子野心。
能腐蚀人的意志力,又能毁坏身体,还会致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