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穿成了巫蛊娃娃(162)

刺史朱瑾瑜笑着用手指点了点他,“就你精怪,以为本官听不出来呢!你这是在说南粤百姓要受苦了不是!”

年轻人立马站起躬身,“后生不敢。”

朱瑾瑜却哈哈笑了起来。

他一笑,在座的人心思都活络了起来。

是啊,南粤海贸量降低,必然影响民生,这最该着急的却不是他们。

走私利大,可却是要冒着掉脑袋的风险的,若是能够与刺史互通有无,想点办法,指不定就不需要走这种险路了。

笑完,朱瑾瑜收敛了神色,却是郑重道:“陛下有陛下的打算,但是我们却不能不顾南粤的百姓。如此,本官与众部司商讨了几日,决定对南粤商号做出一定的补贴。”

说着,他站起身,一手负背,“一年内出口额达五万两的商号,可得退税5%,达二十万两的商号,得10%的退税。若有商号从南粤出发前往西南出口的,不管西南那边给多少优惠政策,我们南粤一律补贴5%!”

此话一出,众人都面露喜色!

虽然这政策中进口部分一点没有放开,但是出口税几乎算是没涨。

二十万两的出口额不算小,在场的大约只有一半的商号能够达到,但是就算是5%,也足够让其他人远离走私这条不归路了。

毕竟南粤东孚最大的菜市口,那血红的地面可还没被清扫干净呢!

再说几个小商号一合作,那出口额不也蹭蹭往上涨嘛,10%转眼就到手了。

而更吸引他们的,还有最后那一句,出口西南,南粤出补贴!

出口西南本身已经不需要出口税了,如果再加上补贴,还真可以一试!

毕竟对于他们这样规模的大商号来说,货物南来北往的都有,如果在西南采货,直接走西南关口,不仅不交税,还有5%的补贴,那不都是白花花的银两!

这么想着,众人都站起身跪谢刺史对于商号的扶持。

朱瑾瑜笑眯眯捋着胡子,看着眼前满口称赞不已的人,心中却还有别的打算。

走私的问题把控住这些大商号,小鱼小虾抓一抓就行了。

可是最令他感到头疼的,却是近海一路的海盗。

这一点上,他却需要跟这些人中的某几个,单独谈一谈了。

第72章

南粤刺史朱瑾瑜很清楚, 在那些海盗以及走私船中,很大一部分人与眼前的这些大商家有联系。

而从南粤出去的船,每年有将近15-20%遭遇海盗, 丢了货物不说,运气不好的,还船毁人亡。

这便使得很多丰朝商号并不愿意出海远洋,只将货物卖给东洋来的商人赚取差价。

可朱瑾瑜却清楚,海贸之利, 大多被海商赚取。若是丰朝商号能够出海,那所获之利将大大增加。

而出海船上那么多海员, 还有能够常驻各国的商队,不仅会为丰朝百姓创造更多工作机会,更是能够带来无数如今他们难以获得的信息。

这对于丰朝将来的发展都是有无法预估的好处的。

所以, 解决那些海盗, 便成了当务之急。

于是寿宴当晚,将大部分客人送走之后,他却让人偷偷留下了其中的几位, 单独聊到了很晚。

而后没过几日,一顶小轿从刺史府侧门而出, 去往了一个无人知晓的偏僻港口,随后从中下来的人坐上一艘小船,便一路顺风往东而去。

直到那人登陆了东边稀稀落落无数暗礁中成片岛屿中的一座时, 看到从小船上下来的人,在岸边迎接的人都惊了。

他们知道今日会有朝廷的来人招安,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竟会是权倾南粤的封疆大吏,南粤地位最高的文官——刺史朱瑾瑜——孤身前来。

丰朝南粤近海最大的海盗头子张鸿芳一下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原本摆出来的下马威立马丢到了脑后,她微微吸一口气才迈开步子走了过去。

朱瑾瑜一身素袍站在海盗群里,却是一点不虚,只笑眯眯看着面前这个一身劲装的女人,心中思量万分。

张鸿芳原名张红芳,是这海鬼海盗团上一个头子魏大冠,从岸边掳来的渔家女。

张红芳却是个聪明伶俐又要强的,她用着女人最柔软的武器捕获了那个男人,几乎让对方对她予取予求不说,还让她逐渐在海盗团内有了不低的地位。

不仅如此,她自己不愿意生孩子,却在岛上收了不少干儿子,个顶个的聪明能干,很快将魏大冠手得下的不少人架空了。

就在前几年,一次出海,魏大冠没能回来,张红芳就此改名张鸿芳,接管了海盗团,将不服的人杀了个干净。

随后她便遇上了东风,南粤海贸量迅速攀升的同时,也喂饱了周边的这些小海盗们。

没几年,张鸿芳凭借着她的手段和手底下的干儿子们,将周边大大小小海盗吞并了不少,一跃成了南粤近海最大的海盗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