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市井生活(76)
如今两位好友都是举人,而他只是个童生,不知不觉间差距越拉越大了。原先不走科举这条路还好,现在打算重新拿起再考,还真有些怅然。
“唉,别紧张,咱们尽全力便是了。”章致拙不想给好友太大压力,考不过可再来过。
轩哥儿腼腆地笑了笑,道:“拙哥儿学问做得好,这次必定能中,我便欠缺一些,不中也在意料之中。”
“你都认真学了这么久了,可别妄自菲薄。前几日我还同夫人一起上寺庙给你俩求了菩萨,这次有佛祖保佑,定能中的。”李珏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说道。
章致拙和林毅轩相视一笑,道:“难为你还特意给咱们去求佛了。”
李珏一副不堪回首的样子道:“别说,这春闱将近,去寺院拜佛的人可真多,我鞋差点给人家踩掉喽。”
章致拙哈哈一笑,拍了拍李珏的肩道:“有你这么诚心地替我俩求了佛祖,咱们这次肯定会中了。”
正当几人嘻嘻哈哈,笑闹之时,书房门口传来仆役的声音:“老爷,夫人吩咐厨房下了几碗馎饦,给客人垫垫肚子。”
几人正好饿了,各自端起一碗便围坐着吃了。
“还未祝贺嫂子有喜,在此补上了。”章致拙边吃着,边说。
轩哥儿不在意地一笑道:“这都是小事,只盼孩子能平安出生,健康长大。”
章致拙回道:“肯定能的,让嫂子平日里多走走,自个儿身子康健了,孩子才会好。”
“正是这个理,我同她说,她还不乐意,说要好好躺着修养。”轩哥儿有些无奈道。
“这可不成呐,我夫人怀孩子时可还每日绕着院子快走几圈,锻炼锻炼筋骨,生孩子时才有劲儿。”李珏插嘴道。
轩哥儿忙说会再同夫人好好商量,又说:“这孩子出生,不知可否拜个师傅?”
李珏一听这话,便知道不是同自个儿说的,也不出声。
章致拙一愣,随后说道:“好哇,等孩子生了,我便认他做弟子。若是男孩,便教他科举;若是女孩,便教她知事明理,诗词歌赋。”
轩哥儿高兴地抿起嘴,有拙哥儿当师傅,不愁日后穷困潦倒了。
章致拙对教导一个孩子还是挺有兴趣的,从无到有,他身上会有自己的一面,他的思想会有延续,真是令人激动的一项举动。
寥寥几句笑语,便定下了这个孩子后半生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个决定。
******
阳春三月,转眼而至。
燕子呢喃,杨柳依依,桃李争艳。前门大街里的人家栽了梨树、樱桃树,花开繁盛,一片春光灿烂。
天色还暗着,只东方有影影绰绰的曙光浮现,在这满园沉静里光影里,章致拙一行人已各自坐到了自己的号房。
这回运气不错,章致拙没再被分到臭号。他随意拿帕子擦了擦经年积攒的灰尘,点起了蜡烛,等待发卷子。
没一会儿,远处传来几声响鼓,章致拙拿到了第一场的卷子。
两篇四书文,一篇五经义,一首五言八韵诗。章致拙拿起卷子一瞧,竟然不是截搭题,这回的难度可就低了。
对学霸而言,考题自然是越难越好,这才有区分度。章致拙也没掉以轻心,一边磨着墨,一边静静构思。
胸有成竹后,章致拙先将文章写在草稿纸上,也尽量别有错字。要知道这草稿也得上交,没准考官还会翻出看看考生有无舞弊。
三篇文章,各三百字左右。章致拙一气写完三篇,直抒胸臆,简直酣畅淋漓。
姜康璞打听了此次主考官,为翰林大学士梅肇,以及若干副考官。梅肇此人,崇尚汉唐气象,颇爱古文磅礴之气。正好章致拙最擅长说理,逻辑清晰,气势恢宏,最是堂皇大气。
若是主考官偏好言辞婉约,精巧雅致的,章致拙也能硬拗几篇,但总不如自己写惯的文风舒适。
看来是上回被分到臭号的运气回哺,否极泰来了。连主考官都如此和他胃口,真是妙蛙种子吃着妙脆角,进了米奇妙妙屋,妙到家了。
章致拙美滋滋地抄完三篇文章,又顺利做完了诗,若说很精妙,那也没有,就一般中等偏上水平吧。章致拙也不强求,写诗嘛,最看文学天赋的一项创作了,偶尔能有一两首能为人称道,他就心满意足了。
章致拙写完,便提前出了考场。好好休息了一天,又继续考第二场。
第二场考制、诰、表等应用文写作,以及算数五题。
章致拙随意扫了一眼算数题,小意思,随手就解开了。便扔在一边不管,反而是这应用文,有些意思。
替乾元元年的唐肃宗拟一道诰,封郭子仪为中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