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亲后王爷暴富了(697)+番外
但是没想到府里会这么安排,心里有些浮浮沉沉的燥意,燥过之后又安静下来,这次好像真的觉得她们不是像是一家人,倒是真的一家人了。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最在乎什么,然后替她去铺平这条路,维护她的面子,体谅她的心思。
太夫人跟老太爷看着傅元令跪别,伸手把人扶起来,告诫几句,以后为人妇要贤淑柔贞,敬奉克己。
傅元令一一应了。
太夫人看着这个孙女,心里竟也生出几分不舍之情,握着她的手,“这里始终是你家,一群叔伯兄弟站在你身后。”
“是。”傅元令心里也长长的叹息一声,不知道是不是到了这种时候竟有几分脆弱,难得从太夫人的话里听出几分真情。
傅元宪上前来弯腰下蹲,将妹妹背在肩上,一步一步送她上了花轿。
花轿立在门口,轿前有人开道。
长命鼓,短命锣,婚礼上从不打锣,都是打筛,而且筛比锣大,声色更洪亮,能传五里。
打筛,打鼓,吹唢呐,吹笙,敲九云轮,然后就是花轿,花轿后面就是嫁妆。
长长的队伍看不到头,肖九岐骑着赤乌,一身大红的新郎红袍,更是衬得他面如冠玉,也是这一刻,众人才发现平常嚣张无比的瑾王,其实真的是长了一张好脸啊。
奈何他恶名远扬,着实将他的容貌死死压了下去。
只是开道的仪仗就占了半条街,再加上女方的嫁妆,这边前脚都要到王府,后头嫁妆还要从伯府往外抬,这样的场面真是难得一见,成为上京很多年的谈资。
人人都知道那个最会赚钱的瑾王妃,当年出嫁嫁妆之丰盛,也只有公主们能比一比了。
娶亲不走回头路,来的路跟回去的路不能相同,因此回去的途中要绕另一条路抵达王府。根据习俗,路上凡是遇到水井,大石,大树,桥梁都要撒铜钱辟邪,所以这一路上凡是这些地方都有不少孩子们翘首以盼,就等着洒落的铜钱好捡回去。
诺大的上京城,桥梁虽不多,但是水井,巨树着实不少,肖九岐本就是个浑人,自己拿了装铜钱的簸箩,路过时抓一大把就撒出去,顿时引起孩子们的欢呼。
第九百四十五章 :与众不同的他
有的孩子十分聪明,高声大喊白头偕老之类的祝福话,肖九岐心里高兴还会多撒两把。
如此一来,又多了很多孩子跟着跑,整个迎亲队伍真是热闹欢快极了。
大家初次见成亲还能这样玩出花样的,也是头一回,于是看热闹的越来越多,要不是有侍卫在前开道,只怕都要走不动了。
隔着轿帘,傅元令听着这样动静,嘴角就勾起一个笑容。
倒是一旁的尤嬷嬷嘀咕一句,“王爷真是胡闹,也不怕误了吉时。”
“嬷嬷,没关系的,有人在一旁看着呢,不会耽搁的。”元礼特意回来陪着姑娘出嫁,看着这样热闹的场景眼眶微微发红。
她们姑娘什么都不缺,就缺这一份为她而起的开心与热闹。
尤嬷嬷听着也笑了,“我们王爷打小就要与众不同,成个亲也能玩出花样来,果然是人才。”
元智跟元信都被逗笑了。
傅元令坐的这个轿子十分宽阔,抬轿的人足有二十四人,轿厢里她们主仆几个都坐进来也并不拥挤,反而人多一点,能让傅元令不那么紧张了。
喜轿终于在王府门前停了下来,肖九岐长臂拉弓,朝轿门射了三只红箭,用来驱除路上可能带来的邪气。
肖九岐翻身下马,亲自打起帘子,将傅元令从轿中扶出来。
尤嬷嬷:……
她忙上前一步,将红绸塞到王爷的手中,另一端塞进新娘的手中。
傅元令憋着笑。
肖九岐有点无奈的牵着红绸,看了尤嬷嬷一眼,尤嬷嬷笑着说道:“王爷,该进门了。”
肖九岐牵着红绸,尤嬷嬷跟喜娘一边一个扶着傅元令。
跨门槛,洒豆谷,过火盆,跨马鞍,然后进入正堂拜天地。
帝后自然不可能出现在这里,因此是对着空座行礼,好在屋子里观礼的人很多,至少皇家的一群王爷、王妃除了待产的都到了,更有前来参加喜宴的人起哄,场面十分的热闹。
拜完天地送入洞房,傅元令这才长长的松口气。
然而进了洞房也不可能消停。
一群人围在洞房里,让肖九岐掀盖头,尤其是京卫司的一群人闹得疯。
肖九岐拿起金秤杆挑起红盖头,这才看到他心心念念许久的新娘子。
虽然早就知道傅元令很美,但是以前守孝的缘故,她一直穿素衫,也很少涂抹艳丽的妆容,此时一身大红的嫁衣,脸上画了新娘妆,明艳的五官在灯光下越发的美艳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