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亲后王爷暴富了(999)+番外
晋安公主闻言失笑,“你倒是想得开,但是忽然爆出阙舟新港与漕运争利,且途径州府不受其票据管辖,这可不是小事。”
傅元令闻言也跟着一笑,“这种事情本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能非说谁对谁错。漕船在大乾境内行走,途径数州府,每靠岸一处都要接受当地官府的巡查,这其中就有不少的纠葛引发的矛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晋安公主听着傅元令这样讲,破有些好奇的问道:“听九弟妹的意思,对这些也有些了解?”
“傅家以前虽然没做过漕运的生意,但是各省漕粮的征兑傅家的粮行是出过力的。所以,这里头的牵扯多少知道一些。”傅元令笑着说道。
晋安公主看着傅元令颇有些深意的笑容,就有种不太好的预感,“九弟妹,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傅元令轻笑一声,“皇姐,这话您让我怎么回?我回不了。”
晋安公主就知道这里头事情大了。
永泰公主一脸懵逼的看着二人,“我怎么听不太懂,漕船不就是运粮的吗?”
上京的粮食大多数都是漕船从南运来,她们吃的每一粒米,都是南方水田所出。
陈妍微皱着眉头开口说道:“我听说漕运十分复杂,牵涉官员甚广,据说每一任漕运总督都是给肥差。”
文平王妃的父亲是通政史,有关漕运的事情她还真是略知道一些,这何止是复杂,里头的水深着呢。
但是她不敢说,也不能说。
倒是东川王妃说了一句,“上京王公百官俸禄、戍卫官兵的口粮皆是从漕运而来,而且我听说蓄养马、驼的饲料也是如此,每年漕粮额定四五百万石之巨。”
傅元令有些意外的看了东川王妃一眼,笑着说道:“七嫂说的没错,差不多就是如此。朝廷因此设了漕运总督,而后又设了巡漕御史,便是为了巡漕查粮。”
晋安公主隐隐有些明白了,看着傅元令就问道:“所以现在漕运总督弹劾阙舟新港与他争利,就是指这个?”
傅元令点头,“每年大批漕粮由水路运至通州,在通州卸船之后,一部分运往上京粮仓,一部分留在通州粮仓。好比通州粮仓又会设有户部仓场衙门,置总督仓场侍郎,下设做粮厅,置户部司官,官员层层递加,漕事反而越加复杂。”
说到这里话头一顿,轻笑一声,“所以现在阙舟新港一旦承接不分漕运事宜,无疑等于触动了漕运的利益,他们怎么会愿意,自然是要闹上一闹,最好是把阙舟新港一棍子打死才好。”
晋安公主闻所未闻这些事情,神色凝重的看着傅元令,“漕运的收益这么高?”
傅元令摇摇头,“律法之下,合乎情理。律法之外,黑心烂肚。早些年傅家承接过漕粮的军民交兑等事宜,这些事情里头的纠葛更多。”
军民交兑,是指交漕粮之户将粮运至本州县码头,交兑给运军,由运军代为北运。
但是,漕粮纳户必须贴给运军耗米。
只这一项耗米,运军就能像漕粮纳户随意勒索,因此运费大增,民不堪其苦。
第1180章 :不能伤了他的心
因这项举措民不聊生,后来大乾改制,该军民交兑为官收官兑。
纳户将漕粮交于所在州县官,与各省运军互不相见。
如此一来,漕粮从征收到交兑、起运、督催、稽查、交仓事务繁巨,涉及的官员、兵丁甚多,因此又产生了新的弊端。
原来是运军勒索,现在倒是变成了州县官中饱私囊。甚至于有些州县官还要刁难勒索运军,而运军又借此要挟州县官,彼此之间关系十分紧张复杂。
总之,漕运就是一本烂账。
人人都知道,但是没有办法彻底的解决。
所以后来阙舟新港的建立,其实也有朝廷打压漕运的意思在里头,现在阙舟新港刚接手一部分漕运的事务,漕运那边立刻就开始弹劾反击。
可以说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傅元令真是一点也不奇怪。
但是这次能不能要下一块肉来,也得看阙舟新港跟漕运这一场官司怎么打,如何打,朝廷跟皇帝的态度很重要。
这么一大快的沉疴烂肉,想要挖出来势必要伤筋动骨。
听完傅元令这一席话,晋安公主的脸色并不太好看。
东陵府常年因为水匪民不聊生,可惜这些生在富庶安稳之地的人,不想着好好地过日子,反而处处中饱私囊,争权夺势。
“九弟妹,依你看这事儿最后会如何?”
傅元令对上晋安公主的眼神,失笑一声摇摇头,“大姐,我不知道。”
朝廷历代延续下来的烂摊子,哪里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这里头只怕要付出极大地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