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是门技术活(99)+番外
李太后脸上的笑容逐渐淡去,过了片刻,才问道:“陛下可还是想对高昌用兵?”
语气清冷严肃,已不复先前的慈爱温和。
祁钰摇摇头,叹道:“元辅谋虑深远,力主固防,孩儿不敢违背。”
李太后闻言,脸色微霁。
“只是,英国公的两位公子今日再上奏本,非是为了请战,只因家中老少甚是悬忧英国公的伤势,他们兄弟二人不忍见英国公夫人日日垂泪,这才再次上奏,请求前往边关探望的英国公的。
“还请母后怜惜他们一片孝敬赤诚之心,且允准他们的奏请吧。”
祁钰哀声道,说着,将张池和张澜的奏本奉上。
眼下他尚没有能力否决元辅的票拟,因此唯有求助母后。
李太后作为辅子上位的寡母,对于英国公夫人的悬忧之情自然是深有体会,听罢祁钰这段话,已是略微动容。
等看罢张池和张澜言语质朴、情意恳切的奏本,更是心生怜悯。
祁钰见状,遂趁势劝道:“再说了,父亲有恙,为人子者千里探望,这本就是人之常情。张家两位公子如此郑重地接连上奏恳请,说到底,还是敬畏皇权,谨守为人臣者的本分。
“母后不看别的,就单冲他们这份敬意恭谨,也该赏给英国公府这份体面。”
李太后沉吟片刻,道:“若只是如此,那陛下便准了他们的奏请吧。只是,不许拨给他们兵马。”
手握重兵的开国功勋需要体恤,执掌朝堂的内阁首辅同样需要敬重。
祁钰连忙应下,恳谢道:“多谢母后矜悯怜恤,孩儿亲自下令,命他们除了府中护卫,一律不许多带。”
李太后点点头,笑道:“陛下亲自下令,哀家自是放心。”
祁钰赧然一笑,侍奉李太后愈发恭谨。
……
第二天,祁钰便在御书房召见了张池与张澜,道:“朕念你二人一片孝敬赤诚之心,便允准你们择日西赴嘉峪关,探望英国公。只是,此去山水迢迢,为免意外,除了英国公府的私兵,朕另外派一千御林军‘护送’二位西上嘉峪关。
“英国公府世代忠良,英国公更是为国负伤,朕不能眼看着他的子嗣远赴边关、危难重重,却无动于衷。二位此行,定要平安抵达嘉峪关!”
张池和张澜喜出望外,连忙叩首谢恩。
御林军是精锐中的精锐,以一当十不在话下。陛下一下子拨给他们一千御林军,若真是与高昌国交战,这可是一股不容小觑的战力。
冯林却脸色大变。
一千御林军,这几乎是陛下能够私自调遣的极限了!
这件事情,他得赶紧通禀干爹才行!
……
第72章 暂时过关
冯永亭得知此事,十分震怒,当即亲自去内阁寻了张圭,禀明此事。
张圭皱眉道:“现在知道也晚了。陛下金口玉言,岂能更改?眼下只能是劝说陛下尽早下诏书,命令英国公只许固守,不许出战。”
这样即便是张池和张澜带着那一千御林军到了嘉峪关,也无济于事。
想了想,张圭又道:“我同你一起进宫,去见太后。”
张池与张澜西赴嘉峪关这件事情,是李太后出面说的情,他自然不好回绝。况且他私心里也觉得,两个毛头小子翻不出什么浪花儿来。
谁知皇帝冷不丁地给他来这么一手,一千御林军说送就送了,打得他措手不及。
这可是个危险的信号。
“是。”冯永亭连忙应道。
眼下这事,得及早知会李太后,以免皇帝再去李太后那里说项。妇人家耳根子软,别再坏了事。
张圭当即整衣,同冯永亭进宫去了。
临近宫门口,张圭道:“分头行事。”
冯永亭点头应了。
两人各自行去。
张圭一路到了乾清宫。
皇帝在御书房设经筵。
李太后正歪在偏殿的榻上,命宫人读话本消遣,迷迷糊糊、半梦半醒。
“启禀太后娘娘,张大人在殿外求见。”宫人恭声通传道。
李太后一下子清醒过来,整理好衣衫,端坐于榻上,命曰:“宣。”
张圭进殿,行礼参拜:“臣给太后娘娘请安。”
李太后连忙抬手道:“元辅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又命宫人:“给元辅赐座。”
“谢太后娘娘。”张圭行礼谢过,落座。
“不知元辅今日到来,所为何事?”李太后笑问道。
张圭拱手答道:“还是对高昌国是用兵还是固守一事。此事一日未有定论,朝堂便吵嚷不休、人心浮动,恐于政事不利。”
李太后笑道:“元辅不必担忧。陛下近两日不再提出兵一事,朝堂上有元辅在,也闹腾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