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玉(185)
魏绎:“夫人的意思,是觉得该让女子入科考应试?”
“非也,”谢裳裳苦笑了一声,目色稍远,说:“商珠是个好官,可这与她是男是女无关。她有真才实学,也有同男子一样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哪怕她嫁了人,宅院深深若杀不死她,便迟早困不住她,正是因为她读了足够多的书。可世间能读过书、读好书的女子太少,就算读了书,她们千百年来都被踩在脚下,逆来顺受惯了,许多扬言要读书考功名的女子,不过是因为遇上了身世不公,或是被父亲丈夫抛弃了,悲悯自怜,才借机要宣泄才入仕,可这本就是错的。做父母官的人是要以百姓为先,以天下为先。朝廷若要为她们开辟终南捷径,只怕会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世间女子该读书,但是科考还远远不是时候——”
魏绎与林荆璞皆聆听不语,若有所思。
谢裳裳眼眶不觉盈润了:“或许,世人不因她们是女子而低看,也不因她们是女子而高看,才是她们能够昂首挺胸步入考场的那一日。”
魏绎恍然顿悟,起身又朝她恭敬一拜:“多谢夫人赐教。”
谢裳裳拉回思绪,微微一笑:“变法之道不可操之过急,你能召天下学子来京廷试,已实属难得。”
魏绎一笑:“后日便是廷试,除了考场上统一的应试之文,还另开了几场诗词的加试,届时还得劳烦夫人到宫中批阅考生试卷,助朝廷选拔人才。”
谢裳裳并未回绝,也没答应,理了理裙摆,又打量了几眼魏绎上下,话锋一转,问:“听说你与阿璞同年,可还有别的亲人在世?”
魏绎也不忌讳这些,直说道:“宫里的殿宇都空着呢,夫人若是想搬来住,随时都可以入宫。何况竹生再长大一些,也该找个师傅教他骑马射箭,宫里有好师傅。”
谢裳裳面不改色,又问:“皇家与寻常人家不同,总有些身不由己的事,而传宗接代是稳固朝基的根本。你要与阿璞在一起,可曾想过将来之事?”
林荆璞手中的茶盖一顿,听言一愣。
林荆璞自诩清醒冷静,自知与魏绎的风月之情还不到谈论这一步,正想替魏绎回绝了这话。
哪知魏绎淡然一笑,开口道:“先前听说大殷诸臣既不答应给竹生北境王室的姓,也绝不同意让他姓林,为此还闹得不可开交。我启朝绝无那么多规矩与忌讳,夫人以为,‘魏竹生’这个名字如何?”
说着,他余光悠悠流转到了林荆璞身上。
茶盖顺势轻轻落回到杯子上,林荆璞拧眉,眼底有几分难以置信,耳根不知不觉还是红透了。
魏竹生。
这可不是赠一个姓氏那么简单。
就在这时,一官员忽疾步从外头冲进,摘了帽子,大汗淋漓地跪了下来:“皇上,昨夜住在承恩寺的上千考生忽然腹泻呕吐不止,庙里的长老看了不见好,今早便请御医去瞧过了,御医回来说、说是发了疫病!”
*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天毕业+搬家到新城市上班,所以非常忙,真的很抱歉!
安定下来后更新会稳定些,不会弃坑的大家放心~
第96章 默契 你去接招,我来拆招。
火伞高张,四月暑气初现,便有蒸人的气势。
礼部与御医所的数十名要员立在灼人的日头下,踱步议论,同热锅上的一群蚂蚁。
魏绎此时从轿子上跳了下来,快步穿庭,众人见了忙噤声敛目。
他没换龙袍,冷着脸询问:“可知最早是谁先发的病?”
礼部官员忙跟上前答话:“皇上,据承恩寺的洒扫僧人说,最早是三天前一名从临州来的考生,唤作梅志业的,他烧了一夜,上吐下泻,人都快给吐没了。不想才隔了半天,与他同住一间厢房的考生都相继起了一样的病症,再后来便是整个承恩寺近半的考生!这才想到会不会是发了疫病,报到了宫里。”
另一官员补充道:“皇上有所不知,这梅志业三日前不只是在承恩寺读书,还先后去过邺京的四方馆同其他考生论过学,登门造访给几个朝中大臣送过名帖。这病是不会突然发作,只怕早好几天前便染上了,不光是承恩寺,别的住处也已发现了染病的考生,只怕明日后日还会更多。”
魏绎灌了一口凉茶,仍是压不住眉宇间的焦躁。他坐不住,大臣们也都只好伏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