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狐仙三岁半[穿书](105)

作者: 藤小年 阅读记录

胡初七继续和孟老一起将荀草种下去,不过这次是孟老一旁指挥,胡初七负责动手。

一大一小在那里折腾了一会儿,胡初七拍拍手,“好啦。”

孟庆国看着那看起来十分顽强鲜活的荀草,“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也是认真的一步一步去做,但就是差强人意。”

胡初七在一旁沉思了一下说:“妈妈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孟爷爷你医术高明,救了好多好多人,为什么要那么在意这个呢?”

孟庆国愣了下,长叹一口气,“是我着相了,我竟然还没有一个小孩子想得通透。”

他这才重新大量面前的小不点,这孩子说是才三岁半,可是却十分的通透灵气,和她讲话,你绝对不会想到是在和一个小孩子说话,但她看待事物的那些观点,却又带着孩子才独有的天真无邪,真令人惊讶。

过了一会儿,厨房那边刘晓梅走出来,“可以来喝汤啦。”她笑呵呵的说:“我可没有帮忙啊,我只是在一旁递个东西,打打下手,全程都是小蓉自己在忙。”她给孟老解释。

孟庆国当然不会往这方面想,刘晓梅也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然后就见陆小蓉端着一个小陶罐走了出来,孟老这里都是原生态,很多东西都是陶罐子什么的,这样煮出来的东西,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食物的原汁原味。

她人还没走近,胡初七已经闻到了一阵清郁的香气。

胡初七垫着脚往桌子上的陶罐子里面看,结果人太矮了,什么都看不到。

刘晓梅在后面哈哈大笑,然后将她抱起来,坐在椅子上。

孟老都忍不住摸了摸她的头发,“七七认得出来这是什么汤吗?里面都放了什么?”他慈爱的问。

胡初七往里看了一眼,便说:“我知道!这是山药银杏百合汤,这个汤喝了养胃,补而不热,唔,温,温而不燥!”

孟庆国微讶,“你竟然连这个都晓得。”

胡初七得意的晃晃脑袋,“这汤原先胡叔叔来家里的时候,教给我妈妈的,可惜他煮不好,我妈妈第一次煮就很好喝。”她惦记着让孟老收陆小蓉做徒弟,于是催促道:“孟爷爷,您快尝尝看,真的很好喝。”

孟庆国第一眼看到陆小蓉选择这道汤的时候,其实就已经给了一个不错的分了。

陆小蓉不仅能够快速就地取材,更难得的是,她在紧张的情况下,还能第一时间考虑到他这个老年人的喜好和要求,做了这一道山药银杏百合汤,可以说,这第一关,算是过了。

“好了好了,我这就来尝尝。”孟庆国说着,在桌子旁坐了下来,接过陆小蓉递过来的碗。

陆小蓉紧张的搓了搓手,一错不错的盯着他看。

孟庆国低头看去,那汤呈金黄色,上面漂浮着几片洁白的百合,山药和胡萝卜切成块,点缀着几颗圆润的银杏果。拿起勺子,要了一勺,尝了一小口,唇齿间是淡淡的清甜,中和了银杏果的丝丝甘甜苦味,唇齿留香,久久不散。

在陆小蓉一脸紧张的不敢说话的表情中,还有胡初七一副您就快说吧,我妈妈的汤绝对好喝的自信中,孟庆国笑呵呵的放下碗,对陆小蓉认真的说:“小蓉啊,你做汤确实很有天赋,难得的是,你还能照顾到喝汤人的需求,这一点,就让我对你十分的有期待啊。”

“孟爷爷!那你这么说,是同意让我妈妈做徒弟啦!”胡初七抓住他的手臂,高兴的说道。

孟庆国故意沉思了一下,然后才乐呵呵的捏了下她的小鼻子,“可以。”

胡初七欢呼一声,跳下来,抱住陆小蓉的腰,仰着头说:“妈妈,妈妈,孟爷爷答应收你做徒弟了,太好了!你真棒!”

陆小蓉也很激动,她摸了摸胡初七的脸,十分感激的对孟庆国说:“谢谢孟老。”

刘晓梅在一旁打趣到:“还叫什么孟老啊,该改口叫老师了。”

陆小蓉语无伦次的慌忙改口,“是,老师。”

孟庆国也挺高兴的,他这小院子,很久没有这样热闹过了。

刚才陆小蓉做的汤,有种很熟悉的味道。他恍惚想起几十年前,他的妻子也曾笑吟吟的端着一碗汤从厨房出来,他满足的将一大碗汤全部喝完,对妻子说:“将来我们若是有了女儿,这做汤的手艺,你可以一定要教会她,以后,咱们也尝尝女儿做的汤,然后再教给外孙女。”

妻子的笑脸还在眼前浮现着,人却已经离开了。

外面阳光暖暖的,他看着胡初七乖巧的笑脸,心想,妻子那一本笔记也算是终于有人能够交出去了。

城南,苏家

苏老爷子脸色阴沉的盯着面前的人,他右手拿着一叠资料,左手却软软的垂在一旁,看起来似乎没有骨头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