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草垛里的风筝(128)
德叔说着最后几句话的时候,身子都在颤抖,蔡建国走过去看着他,眼睛红了。
“那里啊,埋着五十多个人的尸骨。”
德叔的眼睛一直望着玉山,语气哽咽。
这些蔡建国从来不知道玉山还有这么个事。
“他们铁骨铮铮,埋在那里许是成就了我们的玉山。”
蔡建国心里清楚,这是不可能的,可还是没有戳穿德叔的话,顺着他的目光,也看着玉山。
他们的英雄骨,比玉山更珍贵。
蔡建国冲着玉山的方向,恭恭敬敬的站着,虽然没有行礼,可是这个动作在心里已经完成了。
“后来我就不信这些东西了,你说信那些有什么用,遭灾遭难的时候一点不少,十年洪涝九年旱的,也就今年是个好年头,家家是个丰收年,还不知道来年是洪水或干旱,是不是像以前一样颗粒无收呢。”
德叔说完,目光转到蔡建国这边。
“大国啊,就算你再不信,你也别逆着村长和村民的心思,大家伙也没什么坏想法,都盼着村里能好一点。”
德叔说完,咳嗽了几声,拄着拐就往自己家的院子里走。
就算是不喜欢也别逆着大家的心思。
大家没有坏想法。
只是盼着村子好过一点。
蔡建国的思绪乱飞,突然间他眼神坚定,看着德叔的家门口笑了笑。
德叔,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蔡建国没多待,转身就回了自己家,在村长的那张改名书上面赫然写了三个名字。
灵水村。
凤凰村。
百吉村。
陈莲花从外面走进来,手里端着拆骨肉,本来想递给蔡建国吃,看着他在那儿写东西,也就凑过去看了一眼。
“呦呵,这是唱的哪一出啊?”
陈莲花把改名书拿起来,反复看了几遍看着蔡建国打量着。
“真好吃。”
蔡建国拿着一个肥瘦相间的拆骨肉,蘸着蒜酱开始吃了起来。
“我也盼着村子好啊。”
蔡建国说着,又吃了一块。
“你不是不信这些吗?”
陈莲花看着蔡建国倒是很疑惑,他往常听着打卦算命的事,给一个急眼,今儿这是咋了,破天荒头一遭啊。
“还是德叔是明白人啊,自己不信也不能强求别人跟着不信,村里人弄这些,封建迷信也好,别的也好,都是盼望着村子富裕,我呢,虽然不是信鬼神能让我们好,可是,我对村子期待的心都在这儿了。”
陈莲花看着蔡建国,心里暗暗称奇。
德叔是个能人,能把这么倔的蔡建国说通。
“我坚持我的想法,也不影响村里的工作,不给大家伙找别扭,嘿嘿。”
说话间,一盘子拆骨肉让蔡建国三口两口的吃了下去。
“哎呀,都让我吃了,两个孩子吃啥!”
吃完了蔡建国才想起来。
“他俩吃着呢,这一盘都是你的,早上出去我就看你心事重重的,没好好吃饭,现在肯定饿了。”
“还是我媳妇懂我。”
“那是!”
陈莲花得意的嘴角一勾,拿着空盘子和蒜酱就走了出去。
蔡建国看着自己写的三个名字,嘴角咧了咧,风调雨顺,百世百吉。
致富村这名字听起来却是不好听,一听就是贫困的名字,小家子气,改改名字,未尝不可。
想着,蔡建国的思绪飘飞,在纸上又写了几个名字,呆呆的看了半天,总觉得很满意。
腊月二十三,今儿还真是个好日子。
蔡建国起身拿着改名书,美滋滋的走出去,再出家门的时候,总觉得身心舒畅,精神清爽。
这几天因为这个事儿,差点给他憋屈死,现在好了,总觉着零下十几度的外面都不冷了。
第122章
年三十,鞭炮声在凌晨四点的时候就开始,一直到八点钟,都没有断过。
程小东在被窝里翻来覆去的,被吵着睡不着,索性就穿衣服起来。
哇,下雪啦!
拉开窗帘,看着外面白茫茫的一片,心里说不出来的惊喜。
瑞雪兆丰年啊!
程小东的脑子里突然间就出现了这句话,老师教过的,来年也是个好年头。
推门出去,看着蔡大妮坐在门槛上,程小东更是多了几分惊讶。
“大妮,你咋起的这么早?”
蔡大妮可是出了名的懒妮儿,不睡到太阳照屁股,她是不会起来的。
“睡不着,你听……”
蔡大妮指着外面,爆竹声到现在还没停,三三两两的响着。
“今儿是年三十了。”
程小东说了一句,目光望着自己家的院子。
咦,好像有人。
程小东看着自己家的院门开着,直接跑了出去,连帽子都没戴。
走进院子,程小东才发现,院子里路上的雪都被扫完了,烟囱里也有轻烟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