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过日子(10)
柳宵也在心里叹口气,脸上却很绷得住。
他因为身体瘦弱的关系,并没有着急练武,那样会坏了身子。
再说上辈子他学的也并非什么高深武学,是他做了四品大内太监的时候,底下人巴结送的,连个名字都没有。
他练习多年,身体强壮不少,在出海的那些年,也靠着它与人厮杀了两回。
他算过,拿着利器,对付七、八个成人问题不大。
赤手空拳的话,三四个也差不多,再多就悬了。
但是现在他还是孩子,一点底子没有,除了空有一些招式,对付一个成年人也只能趁其不备。
低头看了眼自己竹竿一般的身材,柳宵难得有些忧愁了,他什么时候能长大,能保护红米妹妹呢。
宋红米绞尽脑汁还真想出一个办法,“要不这样,等会咱们挖了罐子,你给我一个银元,我回家就说捡的,偷么问我大哥、大姐可以去哪换钱。”
不过也有危险,容易被充公。
“红米真聪明。”柳宵夸赞道,“我来更好,我直接问我爹,他十里八乡的总走,知道的更多,而且一块银元换的钱,他也不会和我抢。”
顶多嘱咐他不要乱花。
宋红米想到柳宵哥手里还有一块多的巨款,看来他爹真疼他啊。
也算苦尽甘来了。
第10章 五十年代小奋斗
“柳宵哥,我和你一起回去。”宋红米想要跟着,她也能帮忙的。
柳宵想想也可以,“那我回去找点趁手的东西,咱们就去老宅挖银大头。”
“好。”她也想看看柳宵哥住的地方。
两人一前一后的进了村子,并没有再拉手。
人前避嫌,她们还是懂得。
她们年纪小,避的是她们不该这么熟。
村子小孩也是有团体的。
她们之前就没玩在一起过,一下子关系太好,只会惹人多想。
而且宋红米也知道,村里人是淳朴,但是七大姑八大姨爱扯闲话的可不少。
没办法,娱乐太少。
“红米进来,这个时候我家没人的。”柳宵带着宋红米一起进了屋。
“你后娘她们呢?”宋红米可是记得柳家孩子也不少的。
“我爹被人请去烧席了,柳刚、柳红估计和后娘下地了,柳强、柳叶不定跑哪玩了。”柳宵对于这个后娘挺有好感的。
她是个勤劳、胆小甚至有些懦弱的女人。
对他比对自己亲生的孩子还好。
柳宵是个成、人,懂得这并不是后娘更爱他,而是因为柳爹更疼爱他。
后娘只是顺从柳爹罢了,即使这样,他也是心带感激的。
“柳宵哥,你自己睡这屋?这是新接的房子吧。”宋红米转悠一圈,挺干净的。
就是有些小。
柳家也是土坯房,两间正房,又在西屋接了一个小房。
从外边就能看出来,新旧对比明显。
屋里是夯实的泥土地,半截火炕,程亮的炕席,炕上还有一个掉漆的大红箱子和被落子。
红箱子上有个罐头瓶子和一个油灯。
地上就一个木头架,上面放着木盆。
应该是洗脸盆。
其余的就没什么了。
果然这个时代,大家都是一样穷。
柳宵有些不好意思,“之前我体弱,总是跟着我爹一起睡。后来我就让我爹给我起了这个小屋子。”
他爹虽然不放心,但因为疼他,他又说是为了上学,最后还是同意了。
后娘其实有些不愿意,倒不是费钱,只要自己弄土坯,都不打地基的,真用不了几个钱。
是因为多间房子,冬天会费柴火。
好在去年他捡了不少干树枝,基本用不到家里的,也就没人反对了了。
反正他不想和爹、后娘睡,更不想和继妹睡一个炕上。
柳宵将柜子打开,从里头掏出不少好东西,“红米,过来。”
“都什么啊?”宋红米脱鞋上炕,很是有兴趣。
柳宵拿出来一个带着补丁灰扑扑的巴掌大的面口袋,“自己掏。”
宋红米更好奇了,有点拆盲盒的赶脚,“是松仁啊!”
老话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实真是这样的,他们村子挨着大西山,虽然不是什么名山大川,但也是树木繁盛的。
据说里头也有狼、熊、毒蛇之类的,所以人们并不敢往里走,但是每到秋天,附近几个村子会一起组织人往山里进,人多势重,野兽也会躲人的,就是采山货儿、山珍的时候儿了。
大家几乎都是抢着采,因为有人收,当场给钱。
很多家一年也没几回挣钱的机会,差不多都把采的直接卖了,很少有留的。
宋家其实会留一些,但都是为了过年招待客人的,基本上过了年就什么也不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