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年代文中过日子(275)

作者:牛奶花卷 阅读记录

后来还是宋红米说,不如等家里厂子弄起来,到时候肯定要招工,不如去附近农村招几个吃苦能干的,到时候那房子给他们做宿舍。

她说的是古法榨油,那个真得有一把子力气。

不得不说,农村人更能吃苦。

因为他们挣钱的地方更少。

柳宵也没意见。

……

“一二三,嘿呦…一二三,嘿呦…”

五个大老爷们只穿着大裤衩子,光着膀子抓着一根木头喊着号子在撞击。

然后滴答滴答的豆油就出来了。

因为原料限制,现在油坊每天出油量还不到五十斤。

几乎刚榨出来就被买没了。

供应的几乎都是公家。

柳宵和他大爷因为这些豆油颇交到了一些人脉。

他大爷虽然觉得榨油挣不到几个钱,还是特别支持柳宵。

还派人去农村去收黄豆。

让产量提高一些。

榨油的豆饼,也有很多人要。

最后卖给公家的养猪、养牛场了。

其实细算下来,榨油还是颇有挣头的。

但是和酿酒没法比。

他们做玉米酒和地瓜酒,需要发酵的时间都不长。

所以几天就能出酒。

出酒就卖给对岸。

有了这个宝贝,对岸的大兵们对柳宵就更好了。

称兄道弟不在话下。

也就是三个月功夫,他们攒够了那笔机器钱。

柳宵用两盒烟就把介绍信开出来了,然后和机床厂取得了联系,打了定金。

不过等机器过来,还要一个多月。

但是也不能干等着,要收山楂。

要不然没了原料,有机器也没办法开工,难道还要等一年么。

柳宵一点不想等。

而且还有个问题,这时候已经九月份入秋了。

黑河已经很凉爽了,再过几天兴许会落雪,冬天随时会到来。

可是酿酒发酵需要温度,现在都要烧火升温,冬天更需要。

那样需要的柴火就太多了。

有些不上算。

柳宵也在考虑,可以把酒厂在冬天关停,变成山楂罐头厂。

不过还是要看能收到多少山楂再说。

还需要定制罐头瓶和罐头盖。

事情真心不少。

好在收货这事可以交代下去。

他这大半年也不是一个人没培养的。

真让他发现两个好苗子。

一个天生嘴皮子利索,一个吃苦能干,还愿意学习。

人品都不错。

这次收山楂可以交给两人,也算是一种考验。

他去玻璃厂和铁铝厂定制罐头瓶子去。

他和红米重新设计了罐头瓶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做。

等到罐头厂开工,黑河已经是银装素裹了。

宋红米在监督女工清洗山楂和去核。

她盖着口罩和头套,女工们也是如此。

毕竟是做食品的,干净卫生是良心。

而且这罐头做出来她自己也要吃的。

晚上,宋红米和柳宵带着家旺、俩福两条狗围着厂子查看。

狗长得很快,这才几个月,已经是大狗的模样了。

两条狗很是衷心,平时有看热闹的想凑近过来看看,也被它们咬跑了。

特别厉害。

宋红米一度担心它们会咬人。

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狂犬疫苗。

但是后来发现,两条狗也有分寸,它们叫归叫,但是不会跑出院子去咬人。

真的是看厂子的好帮手。

柳宵和宋红米也没亏待它们,隔三差五给它们骨头吃。

至于猫,根本不用她们养,抓老鼠就把自己养的肥肥胖胖的。

“走吧,回屋。”柳宵看了一圈放心了。

不忘拍拍两条狗,让它们回窝去。

宋红米点点头。

两人也是过于谨慎了,有柳宵大爷的面子,三教九流虽然知道这里有好东西,也没动过心思。

当然柳宵也会做人,时不时地就散烟。

但是也不是万无一失的,万一有“过江龙”呢,那种捞一笔就跑的,可不管你有啥背景、靠山。

主要是罐头厂开工快一个月了,仓库里大量的山楂罐头。

这可都是钱啊,千万不能出问题。

已经定好后天拉对岸去,就这两天了。

要不是没有炕,他就多留几个工人看厂子了。

有时候这事儿你越怕来,它还就真来了。

柳宵自来警醒,听到狗叫有些不对劲,立马起来了。

边穿棉衣边下地了。

但是动作根轻,并没有吵醒红米。

他也不打灯,而是拿了锣,想要开门,发现给别上了。

这是不让他出屋啊。

柳宵钻进后屋,抓起一块地板,然后就跳了下去。

里头是条地道。

等他钻出去,已经在屋后了。

拿起锣鼓使劲的敲,边敲边扯着嗓子喊,“有贼啊,快来抓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