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过日子(306)
到了月底,两人看着写满两张纸的报名,也是大感意外。
最初觉得能有十几个人就不错了。
刚挂出说明那两天,问的特别多,她们就把这数量提高了。
变成了二三十。
结果现在学习卤肉的有32人,学习糕点的有21人。
仍然没有一个是全学的。
不过有一家子的,丈夫学卤肉,妻子学做糕点。
因为地方有限,所以要分批次来。
不过不用去找“学生”通知,好些人这几天一直在她们周围晃悠,还有上来帮忙的。
宋红米开玩笑,这是怕他们跑了。
两人把要学的都集中在一起,将学费收齐。
这是重中之重。
然后柳宵很是干脆的将卤肉配料表交给了他们。
宋红米则让那些女的,明日带糯米粉、面粉和红豆去家里。
人太多,她家里的原料也不够,只能让她们自带,当然做出来也归她们自己。
她们也没什么不乐意的,即使心里不乐意,也不敢说,怕宋红米不好好教。
约定好了时间,双方就散了。
柳宵和宋红米还是要去买猪下水。
总不好让学卤肉的一人买一副下水,也没地方买啊,所以只能他们准备。
“老公,三十多个,你能教的了么?”宋红米没想到学卤肉的那么多。
“没问题,咱们正好要买两副下水,正好把他们分两次。”柳宵很是有信心,觉得问题不大。“你呢?家里案板不够吧?”
“没事,回头和邻居借俩桌子,上面铺上塑料布就可以了。”宋红米早就想好办法了。“老公,那卤完的下水怎么办?让他们都吃了。”
肯定要品尝一些的,但应该也吃不了多少。
“卖啊,可不能浪费。”柳宵说的理所当然。
宋红米有些懵圈,“你有时间?”
“我是打算分两批的,正好让另外一批替我卖,正好让他们知道这里的利润,省得不上心学。”柳宵扯了个坏笑,“说不得咱家的车子、铁锅什么就有买主了。”
“优秀!”宋红米觉得自家男人简直是老谋深算。
走一步看三步。
她就不行了,想不了那么长远。
“对了,你别忘了教秦婶子。”宋红米提醒道。
她们要带那么多人上门,自然是要经过房东同意的。
两人商量是打算给钱的,十块,十五块,甚至二十都可以接受。
毕竟要乱遭好些天,不是一天两天。
可是秦婶子拒绝了,一毛钱不要。
然后就提出来想学卤肉。
“不会忘的,不过不着急,回头单独教她。”都是一群大老爷们,不太方便让秦婶子跟着挤。
他准备他们临走再教,到时候卤两副下水带火车上去。
他们可以吃,要是剩了带老家也算一份礼物。
一举两得。
第173章 八十年代之小富即安(6)
宋红米周围围着一圈女的,“炒红豆沙一定要小火,不能着急,要不停搅拌,为了有糖味,可以放糖精,三粒即可,不要多放,会苦。”
至于为何不放白糖,自然是成本太高了。
“好了,谁有不明白的?”宋红米问道。
“必须得提前浸泡?”有人问道。
宋红米点头,“肯定的,不过红豆沙用的挺省得,做上一锅可以用很长时间的。你过来上上手。”
宋红米随便点了一个,让她亲自试试。
很是有模有样,宋红米心下满意。
现在和后世的那些培训班真的不一样,因为后世很多学生是真零基础,何为零基础,就是厨房小白,打鸡蛋都不会那种。
跟她学糕点的女人厨艺都不错。
在她们面前演示一遍,问题就不大了,随便点个人上手都能做得挺像样的。
她也是分批,因为灶台周围地方不够大。
只能如此。
“如果是南瓜、地瓜或是山药,就要提前削皮蒸熟,然后和面里。”宋红米找来一个地瓜做演示。
从头做到最后,然后切成小块,让学员品尝。
必须得让她们知道,她没藏私,和卖的是一个味儿。
宋红米拍拍手掌,“好了,上午就学到这,大家先回家吃饭,下午一点半开始。最好把上午学的记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夫妻要回老家,真忘了,你都找不到人问。”
开了句玩笑,就让大家伙解散了。
柳宵那边马上也跟着解散了。
“爸妈,她们都走了?”玲子探头往外看。
宋红米对着三人招手,“走了,出去吧。”
然后感谢道,“秦婶子又麻烦你了,中午别做菜了,我给端盘卤肉来。”
“不用不用,玲子她们可乖,还带着小石头数数、画画呢。”秦老太推辞。
“还得麻烦您好几天呢。”宋红米怕人多手杂,就拜托秦婶子看着三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