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过日子(78)
宋红米对他可是又爱又恨。
小家伙对吃的太执着了,可称观察入微,害得她都不敢把所有东西放空间里了。
她之前和柳宵哥一起进山采了一些山货,因为不多,也没想卖,都自己留下了,有一部分都做熟了,就放到空间里了。
她也没多多想,毕竟空间保鲜嘛。
但是她不知道宋小弟一直暗搓搓观察呢,因为小家伙好奇了,她时不时拿出的好吃的是从哪拿的。
就因为他找不到,最后不得不直接问宋红米。
吓得她一身冷汗。
之后她就从空间里弄出一些那种禁放的山货,放到了小箱子里。
这样再拿出吃的也有一个出处了。
为了这事她还和柳宵哥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检讨,还是不够慎重啊,也许刚开始她是慎重的,但是大半年这个意识就松散了。
她还让柳宵哥时刻的帮她紧紧弦儿。
她怕松散又不自知。
……
“这道题你再算算。”宋红米表情严肃。
宋小弟表情从坚定到怀疑,“不是五么,应该是吧。”
宋红米挑了挑眉毛,语气莫测,“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你这模棱两可的可不行,再给你最后一次修改的机会。”
“那是…六,是六。”宋小弟瞅瞅宋红米,最后还是改了。
“给过你机会了,六是最终答案。那我现在告诉你…你错了!”嘿嘿嘿…她“套娃”成功。“把手伸出来,愿赌服输。”
宋小弟唉呀一声,小脸抽抽的跟包子似的,还在炕沿上滚了一圈,耍上了无赖,“小姐,你又骗我!我不干!不干!”
宋红米看他正好翻过身,照着小屁屁啪啪来两下,还挺肉、弹,手感不错。
宋小弟可怜兮兮的捂着小屁屁,控诉道,“打我屁股!”
宋红米差点笑出声,咳嗽了下,开始忽悠宋小弟,“我不是要打你屁股,是要你长点记性。只要以后只要自己认为对的事就坚持坚持,别耳根子那么软,别人一说不对了立马就改口。”
宋小弟真听进去了,很是乖巧的点头,“小姐,我以后不会啦。”
宋红米:突然良心有点痛。
第57章 五十年代小奋斗(19)
宋红米如今已经初一的学生了。
学习成绩一如既往的稳定。
神童的帽子还艰难的待在头上。
两年过去了,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
五六年一开春,上面就下来了文件。
开始了集体合作社,宋家村改成了宋家大队,土地收回国有,村民一起种地。
不过每家可以有三分自留地或者叫菜园子。
养猪要报备,只能卖给县里回收站。
养鸡不能超过家里总人数。
宋红米养的那些小鸡卖了一批,最后只剩八只母鸡,公鸡一只没留。
大西山也被附近几个大队分了,私人不能随意砍树了。
但是挖野菜、捡树枝还是允许的。
但是山珍、野味不能随便采随便打了。
对于宋爹宋母来说,这无疑是最后一只靴子落地了。
同时很是庆幸之前做的一些准备。
别说藏起来的木材,就是家里那些成品家具也能卖一笔好钱。
因为木料值钱了。
即使刚开始不显,毕竟很多家都有木料,但是越往后,这木料越值钱。
所以宋爹也没着急卖,准备再等等。
宋家孩子六个,除了三个上学的,宋二姐年纪有些小,就在家里做饭做家务、喂鸡和伺候自留地里头的菜。
活儿杂碎,也不轻松。
其余的就要下地挣工分,工分=粮食=钱。
最初合作社并没有实行大锅饭,还是各自回家吃自己的。
那一年,宋家收入明显减少,但是分到手的粮食还可以,但并没有挨饿。
也是那年,宋二哥考上了初中,宋红米和柳宵哥开始跟着学起了俄文。
五七年并没有太新鲜的,就是出行严格了,要是去县城,需要村长给开介绍信。
进入五八年,开春一始,就开始全民建土窑炼钢铁。
练钢铁需要大量木柴,宋家不队因为挨着大西山,就有了砍树的任务。
后来因为生铁不足,开始挨家挨户收铁锅、铁盆和其他的一些铁器。
除了必要农具,铁器差不多都上交了。
宋家大队也开始吃起了大锅饭。
宋母也进了大食堂。
一开始,食堂伙食真不错,二米饭管饱。
不过也就两三个月,干饭就变稀饭了。
队里粮食不够霍霍的了。
这年七月,宋红米和宋二哥都参加了比较重要的考试。
结果是好坏参半。
宋红米以全镇第一的成绩考上了镇初中。
宋二哥以五分之差名落孙山。
没能考上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