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有女会酿酒(213)
陆天启没想到这边买个地能折腾出这么多事,有点不想买了,姜小右偷偷劝他:“这块地这么便宜,买到就是赚到,你别担心,我帮你拿下来。”
姜小右趁着林氏和姜来子扯皮的时候,赶紧先把银子给了里正,用自己的名义买下了土地,林氏看见土地被姜小右得了,终于无话可说,陆天启是外乡人,可是姜小右却不是,只能灰溜溜走了,姜来子哪里肯让人这么白白走了,也不管姜小右,赶紧追着林氏要钱。
等人走了,姜小右写了一份契书给陆天启,把土地还给了陆天启。
里正想着姜小右对姜家庄的贡献,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他们私下里转让土地的事了。
陆天启对姜小右千恩万谢,想请应家全家去镇上吃酒,姜小右说:“陆大哥,我们家最近忙着买年货,这个不急,等你第一年收成了,这酒席你不请都不成啊。”
陆天启笑着应下来,说:“好的啊,等明年丰收,你们全家都来吃酒。”
翻过几天,就到了祭灶的日子,按这边儿的风俗,祭灶是个大日子。
一大早,应氏就带着姜小三出去采买纸扎祭品,姜小右留在家里收拾,姜小左则去应家送年礼,其实也就是院子这边做的龙须面和酿的果酒什么的。
等到傍晚,应氏和姜小三回来了,这时候姜小右也把屋子收拾干净了,一家人一起给灶王爷的神像上了香,还摆上了贡品。
应氏看着这边事情忙活得差不多了,就让姜小右几个去收拾收拾准备打道回应家。
原本,办过暖房之后应氏就准备到新房子那边住着,但是何氏舍不得女儿,想着多留她在家几天,于是应氏就决定等过完年之后再正式搬走。
于是,这几日应氏都是早上到小院这边教村民干活,或者收收货品,等到晚上就还是回应家。
祭灶之后,基本上就没有人做生意了,大家都会在自己家里忙碌着、为过年做准备。于是应氏赶在这一天把手里的订单全部结了帐,把货品送过去,然后把院子一锁,就等着年后入住了。
应家那边也在为祭灶忙碌着。他们人口多,祭灶也盛大,光是烧纸就要烧个半个多时辰,故而同样都是傍晚开始祭灶的,等应氏带着孩子们回到应家,应家还没结束。
应氏在院子门外敲了敲门,凤娘听见了,连忙过来开了栓:“小姑,表姐,大表哥二表哥你们回来了啊。”
应氏看见这边人都在厨房问道:“好孩子,还没祭完灶啊?”
凤娘边领着他们往正房走边说:“可不是,但是也快了,我们都上过香了。”
姜小右说:“那是快结束了,咱们晚饭准备好了没,我去帮忙吧!”
应氏心疼孩子们忙了一天,把姜小右拉住了:“唉,你收拾院子够累了,你坐下吧,我去看看。”
凤娘知道应氏和姜小右最近都在赶工,哪里舍得让他们去忙,连忙道:“小姑,表姐你们都坐下歇息吧,哪里需要你们动手,晚饭做的差不多了。祖母说今日太累吃的简单点,明日开始再给咱们补补”
应氏想了想说:“也是,唉,我还是去看看,凤娘小右你们姐妹俩在这坐着。”
凤娘见拉不住应氏就随她去了。
应氏进到厨房看见何氏正好摆完贡品,几个嫂子正在炊饭,就过去边和他们聊天,边打个下手。
应老汉看见这边忙的差不多了,就先带着几个儿子去把桌椅搬出来,这应家人多,原本都是分两桌吃饭的,但是过年都讲究一个团团圆圆,故而今年应老汉新打了一个大桌子能坐下所有人,刚好等过年了用。
等桌子摆开,厨房这边也忙活好了,众人把饭摆上,热热闹闹地吃了过年里的第一餐团圆饭。
过年这半个多月,最重要的事除了祭祖祭神,就还准备正月里的吃食。
这会讲究年年有余,就是不仅要吃好,更重要的是有富余。于是,如何保存食物就成了一个难以攻克的难题,毕竟这是一个没有冰箱的时代。
往年一般是做点泡菜,然后再把肉挂在屋檐下风干了保存,但是风干的肉又干又硬并不好吃,姜小右想了想决定教大家做腊肠。
姜小右把今年准备风干的五花肉拿出来剁碎,然后加入食盐和黑胡椒腌制。
姜小右想了想,为了让腊肠,吃起来更爽口又让姜小三去买了点荸荠剁碎加进去。
等把调好的肉馅灌入肠衣扎紧,这腊肠就做好了。
姜小右做腊肠的时候应家人都围在院子里看,大家以前只见过风干肉,还没见过腊肠,风干肉的油脂都没了,但是腊肠能保留下猪肉的油脂,吃起来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