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有女会酿酒(280)
夫子开口说:“还算聪明吧。”
刘钰风继续说:“那孩子一直在乡下念书,教书先生是个一辈子都没考上秀才的童生,学问之差可想而知,这孩子能跟着学些什么呢?”
刘钰风看见夫子面色缓和了一点,继续劝道:“您想想看,这孩子要是跟着您这样的好先生一直念书,他要还是这样子,我绝不会开口,但是这孩子的老师并不好,这会才会如此,您不然给他一次机会,让他跟着您学习,要是还不上进,你随时赶他走,我再也不会因为这个开口劝你了!”
夫子一想也是,就说:“那让他来旁听吧,我没有真正承认他之前,他不能算咱们学堂的学生、更不能算我的弟子!”
刘钰风见事情有转机了,赶紧道谢说:“谢谢夫子,孔圣人说有教无类,我总算见到了。”
夫子被夸的心满意足跟着刘钰风一起出去了。
杨氏还在磕头,夫子让她先起来,杨氏犹犹豫豫站起来了。
夫子看着他们开口说:“我之前不知道应小二这孩子的老师学问不好,以为他是不上进才学得这么差,既然刘公子跟我解释了我就给他一个机会,明天开始来旁听吧,要是还念不好,我就只能赶人了。”
第225章 姜家交货
应小二听说自己还能在这个学堂念书,特别开心马上保证道:“夫子我一定会努力的。”
夫子摆摆手说:“先说清楚,在你没有得到真正承认之前,不能算咱们学堂的学生,更不能算我的弟子!”
应小二见能旁听已经很开心了,哪里还管什么名分,赶紧谢过夫子回去收拾行李了。
杨氏看见事情有转机了,自己孩子也能念学堂了,觉得仿佛明天应小二就能金榜题名,娶一个官家小姐了。
应氏解决了应小二的事,终于能空闲下来了。
这天,应氏想着中秋节的时候孩子们吃了太多肉,对身体不好,就带着翠儿去村口挖点野菜给孩子们换换口味。
应氏就带着翠儿挎着篮子去了村口那边。
刚好这会天气热,周围没人,正方便应氏挖野菜。
没一会,有一阵马蹄声传来,应氏有点害怕,赶紧避到旁边不敢碍着路。
万一要是当兵的有事,给他们安一个妨碍公务的名头,他们能被扒下一层皮。
应氏站在路边看着一群当兵的模样的人过来,还拉着几个空车,应氏有点好奇,这是哪里的人过来执行公务么。
应氏正好奇着,领头的一个男人就过来了,冲着应氏拱拱手说:“娘子,你知道酿酒的姜家在哪里嘛?”
应氏有点忘了之前五千两订单的事情了,看见他们也没想起来,就问:“你们找姜家干什么?”
领头的那个男人还算好脾气,就解释说:“姜家之前接了我们的订单,我们过来拿酒的!”
应氏这才想起来,应氏知道姜家没有酿成酒,就赶紧给领头的男人指路说:“沿着这条路直走……这样吧,我带着你们去!”
应氏这会也顾不上挖野菜,能看见姜家拿不出酒被人索赔甚至送官,她就能开心一整年,还挖什么野菜啊。
领头的男人不知道应氏和姜家的恩怨,还感激应氏真是个热心肠的人:“那就麻烦娘子了,请娘子带路。”
应氏就开开心心地把他们领到姜家老宅那边,自己躲到一边看热闹。
领头的看见姜宅二字挂着,就知道地方到了,就下马去敲门去。
开门的是海棠,海棠看见这么多人惊了一惊:“诸位爷这是有什么事情吗?”
领头还算客气:“我们之前给贵府下了一单五千两的果酒订单,现在来拿货的!”
海棠一听大惊失色,她知道自己家没有酿出多少酒,原本以为那边没有这么快来人还能缓几天,再多酿一点,谁知道今天就上门了,海棠只能强作镇定跟领头说:“院子太小进不来这么多人,你们在屋外稍等,我去通报一下。”
领头点头应允。
海棠匆匆忙忙跑去跟姜来子说了这件事。
姜来子也着急了,这会家里的酒还没酿出一半呢!
但是对方上门了,自己也只能硬着头皮去了,姜来子来到门口问:“您是来拉酒的吗?能不能给我看看收据?”
领头的那个男人也爽块,把收据掏出来给姜来子看了。
姜来子一看就知道是真的,只能犹犹豫豫开口说:“这收据是真的……”
领头的那个男人看见姜来子支支吾吾,直接打断姜来子的话问道:“怎么了?酒呢?我们赶时间!”
姜来子只能苦着脸说:“我们只酿出了四千斤……”
领头的一听就着急了,他们下了一万斤的订单,这会只有四千斤?这让他们怎么跟上峰交代!一个延误军情的名头压下来,他们都要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