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有女会酿酒(292)
应氏点点头答应了。
应氏这边忙着绣花做被子,那边应家却迎来了一群不同寻常的客人。
县太爷带着官兵到了应家庄,直奔应家而去,村民们哪里见过这个阵势,纷纷躲回家,紧闭门窗,生怕自己惹了谁。
刚开始应大郎也是丈八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县令怎么亲自来了?
但是来者是客,应大郎还是出面把县令迎进去了。
谁知道县令一看见姜大郎就说:“你们赶紧收拾一下,一会有圣旨来,你们家要当皇商了!”
应大郎知道事情紧急赶紧问:“这该怎么收拾啊?我们小门小户没见过这些!”
县令比应大郎还着急,拉着应大郎就去了院子中央说:“我就是知道你们不会接圣旨才来的,你们先把大门全开开,在院子正中间摆个香案!”
“还有全家人带着仆人都要来院子里候着!”
“等传旨的大人念完圣旨你们就跪下磕头!一个人上去把圣旨捧下来!”
“还有,接了圣旨以后不能弄脏不能损坏,要供起来,最好供在宗祠里!”
县令生怕他们弄不懂出事连累自己,说了一大堆。
应大郎经过最初的慌乱之后就镇定下来了,一挥手说:“走走走,咱们赶紧按着大人说的做!”
县令看他们态度端正,脸色终于缓了一点。
等他们收拾完没多久,传旨太监就来了。
一念圣旨才知道,原来皇上是要他们年年贡酒,这可是一件大好事!
毕竟皇上爱喝的酒,达官贵人肯定也爱喝,他们家一下多了好多买主了!
应老汉喜不自甚,赶紧带着全家磕头谢恩,然后上去把圣旨捧下来。
应大郎想着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于是赶紧恭恭敬敬地请传旨太监和县令喝茶:“两位大人舟车劳顿辛苦了,咱们乡下没什么好东西,但是胜在东西新鲜,请二位大人坐下喝口茶再走!”
那传旨太监看应大郎挺上道就说:“好,县令,咱们一起喝口茶吧!”
应大郎见他们答应了,赶紧领他们进屋坐。
这边何氏看见两个大人物来喝茶,不敢怠慢,把自己家最好的茶叶泡了,还拿了点姜小右做的月饼呈上去。
传旨太监知道乡下人家哪里有好茶喝,就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解解渴就放下了,转眼扫过那盘月饼有点好奇问:“这白色的糕饼是什么还挺别致的!”
应大郎赶紧介绍说:“这是冰皮月饼,我外甥女弄出来的,大人您试试,还算不错!”
听说是月饼县令和传旨太监都来了兴趣一人拿了一块吃起来。
传旨太监吃了一口就赞叹道:“这饼不错,馅料还是水果做的,挺有趣的。”
县令也是连连赞叹。
听到他们二人满意,应大郎的心总算放下了,回屋包了两个红封给了传旨太监和县令,说是“茶钱”。
两人也不客气地收了,拿了钱两人就告辞了。
应大郎送走他们之后总算是放心了,这件事应该挺顺利的。
回到屋,却看见应老汉皱着眉头坐在客厅里,几个儿媳和儿子孙子也一起等着。
应大郎不知所以问:“爹,这事不是很顺利吗,怎么还皱着眉,这是喜事啊!”
应老汉叹了一口气说:“我看了圣旨,皇上要的是你妹妹酿的果酒!”
应大郎知道这件事有点奇怪,怎么要应氏的酒却让自己这边成了皇商?应氏算是外嫁女跟应家从法理上来说不算是一家人了!
应大郎自言自语说:“这圣旨应该给五娘啊,皇商也该五娘来当!”
这话让几个媳妇都吓坏了,生怕应大郎把皇商的名头让出去!这应氏是皇商跟他们可没有关系,但是应家是皇商他们和他们的儿女才能受益。
杨氏看着应大郎和应老汉都皱着眉,害怕出事就说:“可能皇上以为酒是咱们家的吧,再说了五娘也算是咱们家人,这圣旨也不算错!”
吴氏也说:“咱们去跟五娘买酒就是了,有钱一起赚,好事啊!”
媳妇们都害怕应大郎和应老汉为了女儿把皇商的头衔让出去。
何氏看着他们吵吵闹闹也只能说:“这样吧!咱们多给五娘酒钱就是了!”
应老汉只能同意。毕竟现在传旨太监已经走了,他们也没地方问这是怎么回事。
这会却又人敲门,应家众人只能先放下疑问去开门。
原来是左岭有舍过来探听消息,应老汉只能说:“蒙皇上赏识,我家的酒成了贡酒,刚刚是来传旨的。”
第235章 疑惑
大家听了纷纷恭喜说:“这可是大好事啊!”
“应家要发达了!”
“可要请我们吃饭!”
应大郎冲他们拱拱手:“摆宴席是肯定的,大家一定要来啊!赏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