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舞让我上(844)
这个剧组的时间选的不错,正好是街舞运动的休整期,国家队的假比较好请。
严局大方地把假给了。
杜烨就和“fivelong”的小伙伴们一起进了剧组拍戏。
说是拍戏,其实fivelong的主要工作就是跳舞,各种跳舞,从早上跳到晚上,可能半夜还要起来跳。
“fivelong”为这个电影准备了二十八个舞。
各种舞蹈类型都有。
不算片酬,就光是编舞费就大赚了一笔。
什么?
为什么他们编舞还要收钱?
为什么不收!
这种歌舞类的电影最大的开销就是舞蹈编排啊!找谁不是找,而且现在华国还有比他们更好的编舞师吗?
进了剧组,杜烨简单地和盛耀重聚了一天,就开始白天黑夜地跳。
大部分时间在摄影棚里跳,偶尔会出外景,京城的皇城根下跳过,海市的黄浦江前跳过,海南的椰子树下跳过,哈尔滨的大雪地里跳过。
天南海北地到处飞,通常上午还在南方城市跳的冒油,下午就到了冰天雪地的祖国最北方。
节奏非常地快,一口气都歇不了,忙成了陀螺。
八天的时间他们飞完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完成全部舞蹈部分的拍摄。
接着又密集拍摄两天,补齐台词部分的内容。
一共十天,再回到京城恍如隔世。
邓晓丹黑着眼圈说:“我以后再不说拍戏简单了,真是高体力活啊。”
不过拍完这些,盛耀的部分也基本拍完,剩下就等着后期补一些镜头就可以了。
而三月中旬开始,《街舞哇酷》也进入海选阶段,将会在全国各个省市地区发出“招募令”,进入为期二十天的海选。
不过这就没杜烨什么事了。
他踏踏实实地恢复训练,顺便抽空将第三家分店开起来,为此还飞回家两次。
幸好家里的机场终于修好,恢复通航。
老家的分店暂时还没有营业,因为老师还没有到位。
杜烨正愁着呢,江才就给他打了个电话,邀请他回去担任市街舞比赛的裁判。
江才说:“因为你的原因,咱们市里最近喜欢街舞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也出现了不少街舞培训机构。但我们了解之后发现水平堪忧,我们还是希望你的工作室能够更快地投入运营。”
杜烨倒是想啊,可老师找不到,他有什么办法。
江才听完杜烨的话,顿时笑道:“这就巧了,我们市体育局正计划举办一次全市第一届街舞大赛,怎么样,要不要回来当个裁判,顺便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才啊?”
杜烨一听就懂了。
人民单位急人民之所愁,急人民之所想,已经提前帮他想到了解决办法。
那还有什么不能去的?
必须去啊!
杜烨答应下来,四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第三次飞回家。
周五晚上落地,在家里住一晚上,第二天到达市中心广场,这里早就已经架好了舞台,摆上座椅,选手和家属早早到达,热身、化妆、签到。
比赛现场的气氛让杜烨精神一震,神清气爽。
杜烨出现的很低调,从计程车上下来,荷叶帽压得很低,一路走到dj台边上,拍了拍工作人员的肩膀。
对方看他一眼没认出来,看他年纪以为是来参加比赛的选手,指着签到处说:“那边。”
杜烨说:“我是杜烨,我现在要去哪里?”
这人愣了一下,急忙起身,伸出手的时候还在裤子上擦了一下,然后才握上杜烨的手说:“你好你好,刚刚没认出来,不好意思,呵呵,可算是看见真人了。您来的有点早,领导还要去办公室一趟,晚点一个车过来,要不你在我这里坐一会?”
杜烨只能点头。
就这样和工作人员聊天,一边等着,时间很快到了。
领导和其他裁判也纷纷到场,江才找到杜烨将他领到最前排的裁判席坐下,并且介绍了另外两名裁判。
一个裁判很年轻,二十五岁左右,额前还挑染了两撮黄毛,名叫谢东,是从省里请过来的。
据说在省里跳街舞很有名,还拿过全国冠军,也参加过国家集训队的第一批训练,要不是年龄偏大了一点,也会是一名国家队员。
现在和人合伙开了一个街舞工作室,有教导年少孩子的丰富经验。
另外一个裁判是个中年人,打扮的规规矩矩,名叫冯敬,是省街舞队的教练。
鉴于华国的街舞国家培训机构都是才起步不久,这位教练原本应该是一名街舞圈的“og”,之后被招安,成了编制内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