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老祖宗(117)
程大少爷愁眉苦脸的摇了摇头:“我问过的,但谦哥儿不肯说。”见秦举人奇怪的眼神,他又添了一句,“谦哥儿的意思是,让我先把乡试通过。等通过以后,他自然会跟我详细讲的。”
秦举人:……
没错啊!
难道不该怎样吗?
你一个连乡试都过不去的秀才公,为什么要好奇殿试的事情呢?像他都是举人了,那他也没好奇这个啊!
“我就是好奇……”程大少爷越说越没底气,后来索性不说了。
秦举人沉默了一会儿后,才道:“我也不太清楚殿试的情况,只知道这届考生中,有两个巧合。”
“什么巧合?”
“今科状元蔡升元,乃是康熙九年庚戌状元蔡启僔从侄。探花彭宁求跟康熙十五年丙辰状元彭定求乃是亲兄弟。”秦举人虽然落榜了,但他还是很关心这些事儿的,主要是眼下先记着,免得回头家里祖父他们问起来,来个一问三不知……
那他肯定是要挨罚的。
程大少爷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
过了许久,久到路谦都忍不住悄悄的打开了窗户,想看看外头怎么了,就听到程大少爷语气沉痛的问道:“谦哥儿的祖上也是念书的,据说还当过前明的大官,就是不知道是真是假。”
旁边的祖宗骄傲的扬起了头,一脸快夸我的表情。
然而,程大少爷并没有夸他,而是继续说道:“你家也是吧?你说……能不能考中是不是看祖宗呢?”
秦举人有些不太明白。
“我是说,我祖上多是目不识丁的,最能耐的也不过是认识字会算账。我这样的,是不是就考不上呢?”
路谦终于忍不住了,站在窗户后头出声怼人:“对!你祖宗可没出息了,除了赚钱什么都不会!”
酸味冲天。
程大少爷惊讶的看过来:“谦哥儿你在家啊?那你干嘛躲在屋子里不出来?”
“谁躲了?谁不出来了?”路谦没好气的关上窗户,很快就走到了院子里,气鼓鼓的道,“我在屋里写家信呢!你呢?要送信回去吗?一起呗。”
“我好像也没什么事儿……行吧,我回屋去写一封。”程大少爷算是挺不会看眼色的了,但路谦此时的表情很是耐人寻味,他索性溜之大吉,将地方留给他们二人。
秦举人嘿嘿嘿的凑上去:“说吧,到底怎么了。”
“朱大人的小女儿并没有出嫁。”
“那你为什么……”
“我参加的是朱家七小姐的婚宴。”路谦昨个儿想了一晚上,这才回忆起,当初吃喜宴时,好像听到什么人说过的,这都是朱大人第七次嫁闺女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第八次。结果旁边的人就哈哈一笑,说没有第八次了,肯定没有了。
下意识的,路谦就认为朱大人只有七个女儿,毕竟他都这把年纪了,当然就不可能再生闺女了。
哪知,人家的意思根本就是,朱大人的第八个闺女肯定嫁不出去,所以也就不存在第八次喝嫁女儿的喜宴了。
这就很尴尬了。
秦举人多机灵一人呢,虽然经常被他爹痛骂小聪明不用在正道上,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家就是特别会抖机灵。
前后一联系,再看路谦这张苦瓜脸,他顿时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嗯……嗯!”
“你嗯个什么?”
“是不是朱大人找你了?我告诉你,我当初撒腿就跑,就是回去越想越不对。但你就惨了,你还不能跑,毕竟他是翰林院的掌院学士,你就算不是他直属,那也是翰林官。就算真的要拒绝,也得想出一个好点儿的托词啧啧……”
路谦横了他一眼:“谁跟你说我要拒绝的?”
“什么?”
“男未婚女未嫁,年岁也相差不多,虽然出身是差距大了点儿,但英雄不问出处。再说了,我祖上还是一品大员呢,那不比朱大人这个从二品的掌院学士来得强?”
这个比较就很棒了。
朱小姐她爹是从二品,路谦他祖宗是正一品。
谁厉害?
“呸呸呸呸呸——”祖宗又是跳脚又是恶狠狠的啐他,然而路谦的脸皮多厚呢,他昨晚想了一晚,今早起来就开始研磨写信。重点当然是要告诉程家这个事儿,无论如何,他姑父姑母那边肯定是要支会的。
他觉得这样也挺好,起码对程家大房过继的那个姑娘要好一些,提前绝了念想,又没坏名声,以后嫁人完全不成问题。
至于程家会不会因此记恨他……
路谦的目光落在了东厢房那边,此时的程大少爷正在里面写信。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欠了程家人情,但也不必非要联姻还上人情,完全可以将人情还在几位少爷身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