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娇地府升职记(258)+番外
两人一起走到浴桶里,刘彻才问:“发生什么事了?”
“还不是之前栾大的事情,他给了刘清一颗药,刘清给了卫青,你还记得吗?那颗药不是什么好东西,如今卫青的身体又慢慢衰败下去了。”
“如此啊。”刘彻沉默了。
他感觉自己仿佛面临了一个巨大的选择,可是没人给他提示,他只能从蛛丝马迹中努力寻找最后的正道。
闭上眼由温热的水把自己包围,他心里缓缓设想:如果废了刘据,转而立颜徵的孩子为太子,那么如今卫氏一族和卫家姻亲肯定不能再重用,就要重新提拔颜家和阿娇的人……
颜家是什么人来着——他家主母是从前阿娇身边的女史!一连串的有四个人,还有太医属的宋臻、卫尉丞王承、廷尉丞易端,四家交情匪浅,也算得上是同气连枝了。
要扶持颜家也就容易了很多。阿娇这边就更简单了,也不过给陈选还有从前陈须那一支就够了。
但是前提得是这些人能用,要是烂泥扶不上墙,他想硬扶也要污自己一身脏了。
他猛地睁开眼,才发现自己竟然已经想了这么多这么远。
见阿娇只顾着洗头洗澡,他心里暗想:那就给自己那个没出世的六儿子几年时间吧,或者五六年,到时候孩子的天资也看得出来一些了,再行比较吧。
定下心,他又有心思和阿娇调笑,阿娇却只想回去长门宫,懒得理他,匆匆洗完就消失不见了。
刘彻暗叹一声,认命起身。
长安卫青病倒的消息没有传过来,他有些不高兴,略一思索,就传来绣衣使者。
“江充,你派人回京去看看,把太子近日所作所为,一五一十记来。”
***
皇帝虽然南巡在外,但是诏令还是一条一条传回了长安。
先是陈皇后复位,而后又是陈娘娘病故治丧,又是要垦地种什么棉花。刘据没能体会多久掌权的快意反而天天忙得个底朝天。
垦田种棉花一事好在皇帝已经选好了选好了人,其他桑弘羊收尾负责就好。
长平侯府里也出了不少事情,比如阳信公主搬回了公主府,又比如卫老夫人被卫青送去别院养病。
然而这些事儿还没完,内宫又出了事。
刑容华早产了。
太医属原来诊断的预计是二月中后生产,谁知道这天她还在椒房殿给皇后请安,突然就开始嚷肚子疼。
卫氏当机立断让她就在椒房殿偏殿生产。
好一阵忙乱,直到夜色降临,哭痛了几个时辰的刑容华诞下一位公主。
大长秋急急忙忙让人传信给远在南郡的皇帝。
刘彻正抱着阿娇下棋,见了信,也难免露出喜色,固然不是个皇子,也算是一件大喜事。
至于早产一事……只消知会一声就有人去查。
公主赐名洋,又擢升刑氏为娙娥。
阿娇看了一眼,暗道果然如此。她又想起当年陈阳闯宫门一事,不禁开口:“你等等。”
“嗯?怎么了?”皇帝扭头,下首听令的尚书丞也忍不住抬头向阿娇看过去。
阿娇压低声音,凑到刘彻耳边说道:“你还记得当年陈阳闯宫门吗?就是之前尹婕妤给你下药那回有人假旨说我死了,你去查查刑氏。”
刘彻诧异点头,本就对那个后宫心生芥蒂,此刻越发恼怒起来,但是绣衣使还在长安,也好查。
阿娇啧啧感叹:“我发现你对你的后宫管理很松懈啊。”
刘彻冷哼一声,辩驳:“管理后宫是皇后职责,难道我天天忙着政事还要去盯着后宫那一亩三分地吗。”
他很生气,他不把那些女人放在眼里,但是不代表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尤其是插手朝政。
更何况当时还牵扯了宗正司的人,若果是刑氏下手干的,那他感觉后宫又要好好清查一遍了。
他算算如今后宫人也不多了。
“那就先不晋升了。”
阿娇这才笑着点了点头。她可不是什么被人算计了还故作不知不理会的人,刑氏当年下手又狠,差点要了陈阳的命,她自然也不会留情。
“不晋升的好,阿彻啊,你后宫的人也不少了,不如等回去,放一批出宫吧。”按规矩后宫隔几年会放一波人出宫,年纪常常定在三十五岁以上。
“那些你都快忘了的,不如就放出去,在宫里也占位置,你说是不是?”
“可。”
刘彻颔首。
作者有话要说:
推一下微信群,阿娇群,里面有几个一起努力写文的小伙伴,阿娇贴吧可以看见二维码,啾咪~
1.绣衣使者,又叫绣衣御史、绣衣直指、绣衣执法。西汉绣衣使者作为中央的重要“使臣”,奉诏督察各地,一度非常活跃,甚至“威振州郡”,地位显赫,后来,随着形势变化,“绣衣使者”又有了“捕盗”的职责,也就是镇压农民起义。据考证,“绣衣使者”最早出现于元鼎二年,即公元前115年,当时,“会五铢钱白金起,民为奸,京师尤甚,……奸益不胜,直指始出矣”,所谓的“直指始出”就是“绣衣使者”诞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