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段将军的财迷娘子(23)+番外

作者:四鹤 阅读记录

但荣安伯府的尴尬地位,也不免会被好事之人提及。

杜仲安听着各种议论,强压着内心的不满与愤怒。

对外依旧温文尔雅,温润如玉,谦谦公子,不容亵渎的形象,仿佛对于别人的议论,完全不在意。

演好段景峥好兄弟的角色,旁人问起,也会温和相告,不吝啬为段景峥说好话。

也因此,得以在京城人中刷一波好感,风评又上一层。

秦妙姝听着银宝绘声绘色的讲述京中热闻,一笑置之。

听到段景峥被神化的事迹,她适时露出赞赏崇拜的目光,配合银宝来句,“好厉害呀!”

听到杜仲安的处事方法,及大家的评价和夸赞,她也会配合的来一句,“杜公子果真是君子之风。”

她一边吃东西,一边听着各种下饭的八卦,心情愉悦。

银宝讲得绘声绘色,得到回应,也越讲越高兴。

待屋里只剩下秦妙姝自己一个人,她也会细细体味所听到之事,在心中做一个分析。

这段家世子英勇事迹的传闻,即使去掉神化部分,也是了不得的作为。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如此聪明英勇,实在难得,妥妥的言情小说男主,万千少女的梦。

若是军功确实属实,那确实值得赞一句,年少有为。

而那个杜家公子,秦妙姝无法否认他的才华,他也非常懂得营销自己。

但是细品他的言论,“什么如今景峥不在胡闹,一心为民,建功立业,我也为他感到高兴。”

这,难道不是暗戳戳地提醒大家,段景峥这个人,以前只会胡闹,嚣张跋扈,欺负旁人?

让大家联想,以后段景峥得势,难免不会变本加厉。

秦妙姝真想大笑一阵,然后给杜仲安鼓掌点赞,此乃害人之妙计啊。

复而,秦妙姝又想起前两天在茶会听到的消息。

听闻段家有意与太师府结亲,众人皆知,太师只有一个孙女。

那日在茶会,有别家姑娘调侃问及此事,当时太师孙女苏云娇羞一笑,不承认,也不否认。

只模棱两可说了句:“段世子如此好儿郎,哪是我能配得上的。”

然后羞涩一笑:“女子哪能妄谈婚嫁之事,云儿一切都听从长辈之命,媒妁之言。”

此话一出,众闺秀“哦”的一声,都在起哄。

秦妙姝一旁听着,只想翻白眼,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这话出来,当真引人遐想。

现在二者放在一起细品,秦妙姝不得不感叹一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

此二人真是“男中绿茶,女中白莲”,一个比一个能装,简直就是天生一对。

真是“心疼”那段家世子,人还没回来,还要在边疆出生入死。

自己却早已被别塑料兄弟拿出来溜了几圈,又被假未婚妻蹭了好几波热度了,真是可怜。

第13章 长乐县主

不可否认,秦妙姝存了看戏的心思,但是以她家如今的权势地位,也只能在一旁看戏。

权贵圈子中的戏码,可看可品,不可参与。

第二日一早,秦妙姝随母亲和祖母一同出城,到福田山上的宝福寺上香。

宝福寺是前朝的皇家寺庙,后来,前朝灭国,赵家先祖登基,创建郢国。

只是赵家人并不迷信佛神之事,故而宝福寺也慢慢的退掉皇家寺庙的外衣。

但这并不影响它在百姓心中的印象,宝福寺依旧香火鼎盛,而且少了皇家的威严,百姓们去得更勤快了。

上辈子,秦妙姝是不迷信的,她只相信科学。

直到稀里糊涂来到这个朝代,在家人的影响下,慢慢改变看法。

虽然依旧不会沉迷,但是心中会存有敬畏,也会虔诚地上柱香。

与旁的信众一样,边上香,边碎碎念,祈求保佑。

上完香,祖母和母亲想要去会客堂拜见主持大师,想请主持大师帮忙算上一算。

听闻主持大师行踪不定,但依旧想要碰碰运气。

秦妙姝无法,只好陪着她们过去看看。

后了解到主持大师已经云游去了,几人都有些失望。

“听闻寺中景致不错,头一回来,去看看吧。”祖母开口。

“姝儿,我陪你祖母走走,你可要一同去?”乔氏温柔地看向秦妙姝,询问意见,她知晓秦妙姝并不喜欢人多的地方。

秦妙姝扶着祖母的另一边手臂,娇声道:“有些累了,我想晚些再去。”

老太太很高兴,点了点孙女的脑袋,“你啊你,小懒猫!”

“歇好了,我再自己去。”秦妙姝微微一笑。

“想自己去也可以,莫要贪玩,差不多时辰,就到马车上等我们。”

“身莫不要离了人,京城不比咱们宿城。这人生地不熟的,小心迷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