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段将军的财迷娘子(29)+番外

作者:四鹤 阅读记录

太后边听边点点头,她早已打探清楚,秦妙姝所言与她知晓的并无二意。

顿时,太后看向秦妙姝的眼神,多了几分赞赏。

而长乐县主则慌了手脚,急忙跪到地上请罪,“外祖母,长乐知错了。”

太后见此,顿感失望。两个姑娘一同跪在下面,无需做比较,高下立见。

长乐乃公主之女,太后亲封县主,却毫无大家做派,处处透着一股小家子气。

不如商户出身的大臣之女,遇事不慌乱,落落大方。

太后捏了捏眉心处,疲惫感涌上心头,拜拜手。

桂公公意会,上前一步,听候调遣。

“长乐县主仗势欺人,私德有亏,且不知悔改,降为县君,府中禁足半年。”

太后眼神锐利,长乐县主心凉了半截,整个人软瘫在地上,被桂公公叫人拖下去,送回公主府了。

还派了随行姑姑,传达太后旨意,以及监督长乐县主学规矩。

“秦家教女有方,家风端方有气节,赏玉如意一个,锦缎十匹。”

太后之意,不仅夸赞了秦妙姝自己,也侧面夸赞了秦家兄弟的表现,认可整个秦家。

太后的认可,这对于京城新住户的秦家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赏赐。

秦妙姝行大礼,叩首,“臣女代秦家众人,多谢太后隆恩。”

太后闭上眼,点点后,长舒一口气,道:“回吧!”

秦妙姝跟随在桂公公身后,缓缓退出寿安宫。

桂公公要去秦府传达太后旨意,自然是与秦妙姝一路的。

出了宫,秦妙姝便真诚地向桂公公道谢,桂公公笑笑,忙道不敢当。

回到秦府时,众人都已经收到消息,等在了门口,桂公公一开口,跪倒一片人。

接完太后口谕,众人又感谢了一番桂公公。

桂公公也很高兴,秦家一趟,他赚了不少,心里也美滋滋,还能顺便赚点人情。

秦家人也和善,没有歧视他是个阉人。

事情尘埃落定,秦家一派喜气洋洋,老太太吩咐晚上摆宴,一家人好好吃一顿饭。

皇宫内,太渊殿中。

陈公公从外面进来,俯身在晋安帝耳边,不知道说些什么。

只见晋安帝的眼神时不时瞥向下首的秦时承,若有所思。

而后晋安帝大笑,指着秦时承,道:“你个老狐狸,别装了,回去吧!”

秦时承不明所以,“圣上之意,臣不明白,还望圣上明示。”

晋安帝很高兴,也乐意与他打哈哈,“你家闺女回府了,活蹦乱跳的。”

那调侃的语气,揶揄的神情。

第16章 手刃大蒙三王子

秦时承领悟,也没不好意思之感,只回了句:“微臣多谢圣上,家中还有事,臣先告退了。”

晋安帝摆摆手,表示不想再看到秦时承装模作样的脸。

太后赏赐秦家人的消息,飞速传播。也有许多人望风而动,上门拜访秦家人,想要套关系。

在京城这个权欲旺盛之地,那些没有倚仗,但又好不容易在京城落脚的人家。

就趁机会,想要结盟,觉得秦家的处境也如同他们一般,都是从外地晋升到京城,没有背后倚仗的。

但秦家人与他们不同,秦时承没有太大的钻营野心。

他就想着做好本职之事,处理好同僚关系,不讨好谁,也不轻易得罪谁。

若是有晋升机会摆在眼前,他也不推辞,努力一把,把机会拿到手。

若是没有机会,那安安稳稳这么过着也挺不错的,反正家里不缺钱。

秦家人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对于上门送礼的,给个回礼,编个理由,就让人回去了,都没让人进门。

于是就有人生出嫉妒之心,觉得秦家自视甚高,不将他人放在眼里。

秦时承在外听着,也不放在心上,一笑而过,然后该干嘛就干嘛。

长乐县主与秦妙姝之纷争掀起的京城八卦浪潮,也基本落下了,京城又平静下来。

而北隆城中的定北侯却无法平静,段景峥带着林业林平兄弟二人潜入大蒙国都,已两月有余。

却杳无音讯,定北侯表面上不动声色,实则内心担忧不已。

自段景峥做下决定,离开北隆城后,定北侯就传密信回京。

晋安帝没有反对,只说量力而行。然后让定北侯安排好北隆城之事,稳定百姓,帮百姓重建家园。

“少将军那边,可有消息了?”定北侯询问心腹副将。

“还没有。”副将如实回答。

定北侯长舒一口气,没有再说话。

另一边,段景峥到大蒙国都,并没有急着行动。

他找了个地方住下,然后招来安排好的暗桩,大致了解清楚大蒙的情况。

大蒙国王病重之时,大王子有意隐瞒,但是纸包不住火,事情还是泄露出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