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将军的财迷娘子(63)+番外
等了大半天,好不容易等到考生散考,纷纷涌涌而出。秦家兄弟混在人群之中,慢慢走出来。
停在路边,张望秦府的马车,“少爷,这边这边。”
二喜一眼就看到秦子安和秦子晔,冲着两人招手。
自从二喜秋闱看榜之后,秦家人都注意到了他。
他办事快,脑子灵活,又勤快。秦家人外出,也时常带上他。
听到二喜的呼唤,乔氏也从那车中出来,看到满脸胡渣的两个儿子。
眼底的乌青更甚于秋闱之时,脸色也有些苍白,乔氏心疼坏了。
拉着两个儿子,左看看右看看,秦子安兄弟两有些无奈。
“娘,我俩身上还臭着呢,我们先回府,有事回去再说。”秦子安道。
秦子晔也跟着附和,“对啊,娘,我身上直痒痒,咱们赶紧回去。”
他们从小吃穿不愁,头一回这么邋遢,而且那些饭菜干粮,难吃到想吐。
段景峥和秦妙姝也凑过来,段景峥拍拍二人的肩膀,三人笑而不语。
“走了走了,先回去。”秦妙姝觉得再磨蹭下去,天都要黑了。
两位哥哥现下最需要洗簌与吃喝,然后好好睡上一觉,其他事情晚些再谈。
到了秦府,段景峥也没有离开,一块吃了晚饭才回定北侯府。
……
而另一边,赵明瑾离开考院后,也没有去练武,而是直接回宫了。
想着很久没有陪晋安帝聊天了,便转头往太渊殿去。
这时,晋安帝正在批阅奏折,劳心劳力,还是不是发脾气。
一见到赵明瑾过来,就直接将奏折扔下,暴躁情绪都收敛了起来。
“哟,小十一怎么过来了?今日没去找你段大哥?”
即便赵明瑾已经不是晋安帝最小的孩子了,但是晋安帝还是习惯唤他“小十一”。
晋安帝对赵明瑾是与其他孩子不同的,其他儿子他也疼爱,只是少了份亲近。
当年因为赵明瑾那不靠谱的母妃,晋安帝大怒,将赵明瑾接到太渊殿中养了两年。
那两年,晋安帝一边管着国事,还在赵明瑾身上花了不少心思,悉心教导,细心养护。
后来因为赵明瑾身体原因,京中连太医也束手无策,所以晋安帝才将他送到京城外,寻了良医。
而赵明瑾的母妃这些年也一直被禁足,去年赵明瑾回来后,才得以解禁。
因为她这些年表现尚佳,似已悔改,晋安帝看在赵明瑾的面上,又念及她入宫多年。
于年初给她升了位份,赐“丽”字,封为丽妃。
“儿臣今日特意来陪父皇的。”赵明瑾嘴甜得很,可不会说出实情。
若是说自己影响段景峥与秦妙姝培养感情,然后被赶回来,那岂不是很没面子?
晋安帝半信半疑,“那今日陪父皇用晚膳?”
“儿臣正有此意。”赵明瑾点点头,就直接往一旁的小榻去。
国事他虽然也懂,但帮不上忙,就干脆在小榻上睡觉,也算是陪着晋安帝了。没多久,就进去了梦乡。
晋安帝看了他一眼,对陈公公招招手。陈公公明了,给赵明瑾盖了毯子。
直到吃饭时,晋安帝才叫醒赵明瑾,父子两愉快地吃了一顿,赵明瑾不停地絮絮叨叨。
晋安帝就喜欢他毫无顾忌,敞开心扉的模样,这才像一家人,才像父子。
世人都说天家无父子,以前他也如此觉得,直到他亲自教养赵明瑾,才慢慢改变了想法。
他觉得并非天家无父子,而是天家的父子都没有生活在一起。
作为父亲,没有亲自教养儿女,没有付出,而作为儿女,也没有得到父亲的教导,也未曾得到父亲的疼爱。
故而天家的父子之情,只停留于血缘关系,二无实际情感的交流。
晋安帝很庆幸当时将赵明瑾接到身边,让他感受到了父子人伦之情。
也让他在枯燥乏味的帝王生活中,多了一丝暖意。
而帝王之位的高度,注定是孤独的,是要杀伐果断的。
如今,他却多了一份牵挂,他的小十一太单纯,又喜欢自由生活,不适合帝王之位,也没有野心。
晋安帝也承认,自己有私心,他更偏爱赵明瑾这个儿子。
同时他也害怕自己百年之后,赵明瑾无人护着。
天家兄弟,都是养在母亲膝下,灌输的思想不同。他们的母妃,身后有涉及家族利益,兄弟间能相容的,少之又少。
又因为皇后早逝,并没有留下子嗣,故而晋安帝迟迟没有定下储君。
他需要一个仁德的接班人,能容得下其他兄弟。
这也是为什么他不反对赵明瑾与段景峥交好的原因,起码能多一份保障。
赵明瑾陪晋安帝用完饭,就回自己的宫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