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段将军的财迷娘子(77)+番外

作者: 四鹤 阅读记录

当然,也有少部分男子没有看她,而那小部分中包括了她此行和亲的目标,定北侯世子。

段景峥对这种不感兴趣,他注意力大多放在秦妙姝身上,只可惜秦妙姝压根没有发现。

此时的秦妙姝同那些好色的男子一般,被紫菡公主绝妙的舞姿所吸引,并且目不转睛地看着。

不禁感叹:此等尤物,她都要心动了,着实不能怪那些男子不能自持。

而段景峥对紫菡公主则有很大意见,默默地在心中骂了句:“妖女。”

若不是妖女,怎么连他的姝儿也被迷惑住了?

无处发泄的段世子,只能自己喝闷酒,连菜都感觉没胃口吃了。

坐在他身边的赵明瑾见状,也陪着他一起喝。

赵明瑾十六岁了,但是因为他那不幸福的童年,所以晋安帝对他的成长关注颇多,保护地也很好。

故而他长到十六岁,依旧心性单纯,没有其他皇子那么多弯弯绕绕。

他兴趣也不在舞蹈上,觉得一群女子扭来扭去,并没有什么看头,还不如去军营,看将士们耍大刀,射弓箭有趣。

“段大哥,你吃这个,挺甜的。”他剥了个橘子,递给段景峥。

段景峥随手接过来,直接塞嘴里,一口一个,吃完赵明瑾又递给他。

国宴上歌舞升平,佳肴美酒无数,一直持续到子时初方才结束。

散场时,秦妙姝感觉非常疲惫,不过对于这场宴会,她非常满意,吃好喝好,节目也精彩,不愧是国家最高规格的宴会。

出宫后,大家都往不同方向回府,段景峥从后面追上来,默默地骑马跟在马车旁边,也不说话。

夜色掩盖了他微红的脸,月光之下,显得分外沉静。

“姑娘,世子跟在马车外面呢。”金宝小声提醒秦妙姝。

秦妙姝轻轻地掀起马车窗帘子,望向窗外。

目光所及之处,是段景峥骑着高头大马的身影。他身形挺拔,目不斜视,在月光的衬托之下,更显庄重,满满地安全感。

秦妙姝的眼神特别温柔,似有所感,段景峥转过头来,四目相对,他也回之温柔一笑。

那场景温馨而美好,以至于婚后多年,秦妙姝依旧念念不忘。

第二日,朝中就紫菡公主和亲之事争论不休。

特别是那些文官,以和亲为开头,引经据典,多方辩论,论得唾沫横飞,依旧得不出结论。

鸿胪寺的官员对外交涉,也了解过大蒙此行和亲的目标人选,得知是段景峥,晋安帝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又有人提议,从皇子中选一人迎娶紫菡公主,这也召显我郢国对此次国婚的重视。

当然,这个提议的反对声也不少。这朝中权势错综复杂,几乎每个皇子的身后都支持者。

他们都不愿意自己支持的皇子迎娶大蒙公主,毕竟一旦迎娶了,就说明那个皇子将无缘大位。

如今储君未定,而圣上又无嫡子,故而每个皇子都有机会,谁也不愿意轻易放手那可能得到的从龙之功。

晋安帝端坐在龙椅之上,面无表情,冷眼看着下面的官员,听着各种言论。

最后,皇子迎娶的提议争执不下,又有人提议,宗室子来迎娶。

但是很快又被否决了,如今适婚未定亲的只剩下平南王世子赵明宇,而平南王府手握兵权,不是和亲上佳人选。

眼看午时就要到了,大臣们还在争执不休,晋安帝开始烦躁起来。

昨夜晚睡,今早差点起不来上早朝,故而他连早膳都未曾用,现下腹中早已空无一物。

晋安帝就冲前面的定北侯使眼色,定北侯瞬间领悟,便站出来,提议此事容后再议。

大臣们争红了眼,完全不买账,依旧在喋喋不休,更有甚者直言定北侯没有将国事放在心上,不积极为君分忧,没有尽到臣子本分。

定北侯可不想跟这群满嘴之乎者也的大臣吵架,无奈看向晋安帝,仿佛在说:“你看,不是我不帮你,是他们不给面子,我也没办法。”

晋安帝大怒,直接定论,将紫菡公主充入后宫,直接封为蒙贵妃。

朝堂中瞬间鸦雀无声,晋安帝威严的声音在大殿上空传播着。

“朕是一国之君,嫁给谁都不如做朕的女人更显对此次国婚的重视。”

“另外,你们口口声声为国为民,为何津城大旱,苏城大涝,百姓有难时不见你们积极发言,为朕分忧?”

“大敌当前,掠夺郢国两座城池,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不如死。那时怎么不见你们跳出来,上阵杀敌,救民于水火?”

“如今却因为一名女子,整整争论一个上午,其他国事一句未提。”

“哼,一群酒囊饭袋,定北侯不将国事放在心上的话,你们也说得出口,简直不知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