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氏春秋(493)
玉紫侧身避过,回以一礼,笑道:“诸君厚爱,妾愧不敢当。”
“当得,当得。”
相国子节呵呵一笑,带着众人在宫婢们摆好的塌几上坐下。向玉紫叉了叉手,叹道:“真是邀天之幸啊。玉姬竟是平安归来了。”
玉紫眼波一动,轻声说道:“当时是妾不小心,累得大王和诸君担忧。”
位于右侧后面的一个大臣叹道:“我等倒是还好,就是大王,那阵子形容消瘦,几无生意。”
他一句话说出,便看到低着头的玉紫有点异常,不由唤道:“玉姬?”
玉紫摇了摇头,没有回答他。
此时此刻,她的心中尽是欢喜,无边无边地欢喜。
就算当日,得赵出相救时,她便知道他是爱她的,他爱她,便如爱他的江山。可是,她还是想从众臣的口中知道,他有多在乎她。
这种话,每听一次,她就满足一分,每听一次,她就喜悦无胜。
这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喜悦和满足,这种苦尽甘来,梦想成真的快乐,还真是无法为外人道来。
又一个大臣附合道:“然也,当日大王得知玉姬你被掳后,那神色,臣到现在想想都是心有余悸。幸,上天垂怜,令得玉姬你平安归来,幸上天垂怜啊。”
在众臣地感慨中,玉紫亦轻轻地说道:“幸上天垂怜。”幸上天垂怜,她爱着的那个人,也爱着她。幸上天垂怜啊。
这个时候,玉紫在心中默念着赵出的名字几十几百遍,心心念念间,都是想念。
大臣们又七嘴八舌地问侯了一番后,便起身告退。
玉紫送出他们后,站在土台八层上,居高临下地望着邯郸城的景色,神色中,已在刚开始的坚定之外,添了份祥和。
这时,孩子“哇哇哇”地跑了出来。玉紫回过头去,却见他追着一只长得有点奇怪的小猫,一边要抱一边叫道:“停下,小大虫,快快停下,快停下。”
玉紫忍不住含笑走近,叫道:“丹儿。”
孩子脚步一顿,抬头看向她,琉璃眼扑闪着,小手一挥,改向玉紫扑来。玉紫连忙伸手抱过。果然是母子天性,不过这么功夫,他和玉紫之间,已亲密得像从来没有分开过。
玉紫低下头,在孩子白白嫩嫩的小脸上重重啃了一口,笑嘻嘻地说道:“孩子,你父王爱我呢。”
回答她的,是孩子挥舞着手臂,啊啊不满地抗议声。
玉紫再次在他的小嘴上吸了一下,又说道:“孩子,在你的父王心中,母亲有他的江山那么重了吧?”她搂紧他,把脸贴着他的,喃喃说道:“孩子,你父王既然爱我,既然待我如山河重。前方便有险滩,母亲也不会回头了。不敢回头了……”
第269章她们急了
玉紫地回宫,对所有赵臣来说,都是一个大消息。
第二天,她刚刚梳洗完,便是川流不息前来拜访的朝臣和贵族。在这次抗秦一战中,她发明的利器起了决定胜负的作用。无形中,众人已不再把她当一个单纯的妇人看待。因此,来见她的贵族中,贵女们不多,大部份是各大家族的族长。
辟直到下午才来,这时,宫中已显清净。
他坐在玉紫的对面,打量了她一阵后,突然说道:“玉姬,你的地位稳了。”
玉紫一怔。
辟认真地看着她,又说道:“姬,你现在不仅仅是大王的宠姬,更是我赵国的功臣,是墨匠亦承认的宗师。现在的人,不必再担心任何女人危及地位了。”
他说到这里,把自己的塌几向前移了一些,凑向玉紫,盯着她的双眼,道:“以后,姬不会再轻易地离开大王,离开我赵国吧?”
玉紫垂下双眸,她微笑道:“辟怎么这么说?听你的意思,我这次不是被秦人所掳,而是自主离开?”
辟点了点头,道:“然,我便是如此认为。”
他从几上端起一斟酒,一饮而尽后,咧嘴一笑,“臣以为,这天下间,若说了解你玉姬的,大王是一个,臣,也是一个。”
玉紫苦笑了一下。
辟却还是盯着她,“姬这一次既然愿意回来,定然是已经想明白了,对否?”
玉紫过了良久,才轻轻应道:“然,想明白了。”
辟大喜,他呼地站了起来,朝着玉紫深深一揖,朗声道:“如此,真是大王之福,赵国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