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大佬在抱错文里当咸鱼(100)
说着,又在旁边写下了一首《塞下曲》,特别是那句“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虽然写得也是簪花小楷,字迹之间却仍带着一股杀伐果断。
陈宁宁竟看呆了,这人不是故意嫌她字不好看,倒像是真心要教她写字似的。
那人落笔后,又抬眼看向他,眼神里非但没有半分嫌弃,反而带着些许善意。
陈宁宁满脸通红,也不知道是尴尬的,还是羞耻的。
偏偏那人又开始故意逗她,“庄主看这字如何?给你当字帖不亏吧?”
陈宁宁一时说不出话来。
好在这时,陈宁远得了消息,又赶到这边来。一进书房,便问候道:“听闻厉军爷来了,小生宁远未曾远迎,还望见谅。”
说着,便躬身行礼。
厉琰见状,还了一礼。
陈宁远原本是去潞城,打听消息了。这才刚到家。不然,他万不会让九王有机会与他妹子见面。
因而,他又连忙说道:“前次宁远不在家,家中之事,便由家妹随口说了。家妹尚且年幼,军爷当不得真。若有要事,不如与宁远面谈。”
陈宁宁一听长兄这话,顿时便有些发懵。连忙又把那张契书拿来,想给他看。
偏偏陈宁远根本不看这些,只顾着盯着厉琰。
厉琰倒觉得有些好奇,陈家这对兄妹都不怕他。
只是若陈宁远知道他真实身份,也能如此镇定吗?
想到这里,他扬起了一抹冷笑,又开口说道:“既然,陈先生要与我面谈,那就面谈吧。”
说罢,他把桌上的另一张契约拿了过来。
陈宁宁趁此机会,又给长兄使了个眼色。
偏偏陈宁远只是安抚似的看了她一眼,示意她莫要多言。由他来应付。
他又朗声说道:“军爷不如随我到我书房去谈。那里也宽敞些。”
厉琰可有可无地点头道:“也好。”
就这样,两个相貌清俊的男人,一前一后离开了陈宁宁的书房。
独留下宁宁一人,坐在桌边,撑着头,一脸发愁地说道:“方才去叫你,你不在家。如今都谈好了,也签订契书了。你还能跟他谈什么?”
厉琰没疯,也没犯病,正常得很。与他做买卖,一同赚钱,那又如何?还无形中多了个大象腿呢。
往后就算番椒买卖,厉琰想插一手,陈宁宁也会答应。
否则一旦生意做大了,什么妖魔鬼怪都冒出来。与其被那些人盘剥。倒不如上了厉琰这条船呢。
想到这里,陈宁宁低头看着那张写着她名字和诗词的纸,忍不住喃喃自语道:“假斯文的时候还真帅气。”
若他当真是个小书生就好了,陈总当真愿意重金包养。
第42章 一条番薯藤~
陈宁远也不知跟厉琰谈了些什么。
反正两人走出书房时, 宁远脸色就不大好。却还是礼貌地把厉琰送到了大门口。
陈宁宁见状,便想凑上前解释几句,顺便劝慰兄长一番。
不想兄妹俩回到书房里, 她刚开口说了一句:“哥, 我思来想去,倒觉得跟厉琰做买卖, 有百利而无一害。”
陈宁远听了这话,双眉紧蹙, 直直地看向她的双眼。半晌才开口说道:
“厉琰在上京风评很差, 还有个疯狗的绰号。平日里, 仗势欺人的事也没少做。如今看来, 你倒是真不怕他。”
陈宁宁轻笑道:“兄长也曾说过,太子胸怀天下, 兼济苍生,品行端方,是个难得的贤德之人。他愿意几次三番, 保下九王。
这就证明,九王并没有犯过大错。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家兄长, 争气斗狠罢了。否则皇上也不会每次都高高抬手, 轻轻放下。况且九王自打来到潞城以后, 便低调得很。也未曾做过仗势欺人的事情。
如今太子身体好了, 自然不会放任九王不管。又岂能让他做出伤天害理之事?
何况, 我同他相处几次。倒觉得这人还算真诚, 比那些阳奉阴违, 只顾眼前小利的人好多了。”
陈宁远轻挑双眉,又问道:“你当真不怕他?”
其实这是九王方才同他说的,“陈宁宁不怕我!”下面还有一句话, 这样的人好生难得,你且放心,我定然不会害她。
陈宁宁果然点头道:“怕他做什么?以后他若想继续种药草救命,还不是全赖我帮衬吗?更何况,往后咱们庄上的生意做大了,总要找个合适的生意伙伴。厉琰有钱,又有权势在身,整个潞城都是他的地盘。若是他愿意与我合作,我保证他能赚大钱。况且有他在,咱们就不怕王生平那类宵小,在出来做乱了。”
说这话时,陈宁宁的双杏眼,瞬间变得熠熠生辉。